[发明专利]一种设有主副刃的立铣刀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01750.3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6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林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永胜 |
主分类号: | B23C5/10 | 分类号: | B23C5/10;B23C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副刃 主刃 工件表面 前角 切削 立铣刀 刃部 切削工件 失去平衡 脱离接触 抑制振动 崩裂 变形的 切削刃 刀柄 颈部 铣刀 铣削 削刃 分担 反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有主副刃的立铣刀,包括刀柄、颈部和刃部,所述刃部包括若干切削刃单元,任一切削刃单元包括一主刃和一副刃。所述主刃的前角大于副刃的前角,前角较大的主刃便于切削工件表层,被切削的工件表面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变形,在主刃与发生变形的工件表面脱离接触后,前角较小的副刃对反弹的工件表面进行切削,以提高工件表面的铣削精度;在所述主刃发生崩裂的情况下,所述副刃能够充当主刃,避免铣刀工作时失去平衡。所述主刃和副刃的距离不同,这种设计可让主副刃分担不同的切削宽度,并可抑制振动,取得良好的工件表面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刀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铣刀。
背景技术
传统铣刀,设有多条呈螺旋状的切削刃,相邻两切削刃之间设有容屑槽。每一切削刃的角度相同,相邻两切削刃之间的距离相等,每相邻两切削刃之间的容屑槽相等,相应地,所有切削刃的强度相等。
在铣削过程中,切削刃的角度较大,工件表层被切削的同时,与切削刃端部接触的工件表面因受到切削刃挤压而产生弹性变形,该变形表面在切削刃与其脱离接触时而反弹,导致被铣削的工件表面粗糙,精度达不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提高工件铣削表面的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设有主副刃的立铣刀,包括刀柄、颈部和刃部,所述刃部包括若干切削刃单元,任一切削刃单元包括一主刃和一副刃,主刃的前角大于副刃的前角。其中,主刃与副刃的距离是不等分的。
按上述技术方案,前角较大的主刃便于切削工件表层,被切削的工件表面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变形,在主刃与发生变形的工件表面脱离接触后,前角较小的副刃跟上,对反弹的工件表面进行切削,以提高工件表面的铣削精度。
按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主刃发生崩裂的情况下,所述副刃能够充当主刃,避免铣刀工作时失去平衡。
相邻两个切削刃单元之间设有主容屑槽,任一切削刃单元中的主刃和副刃之间设有副容屑槽,主容屑槽大于副容屑槽。如此设计,能够提高铣刀的强度。
切削刃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以上,相邻两个切削刃单元之间的角度距离相同或不同。作为一种优选,相邻两个切削刃单元之间的角度距离不同,这种设计可以让主副刃分担不同的切削宽度,并且在工况不稳定的情况下可以抑制共振而取得良好的工件表面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设有主副刃的立铣刀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刃部端部的局部放大图,即图2为图1中D处放大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图中符号说明:
10、刀柄;
20、颈部;
30、刃部;
301、第一切削刃单元;302、第二切削刃单元;303、第三切削刃单元;304、第四切削刃单元;
305、第一切削刃单元的端部内侧;306、第二切削刃单元的端部内侧;307、第三切削刃单元的端部内侧;308、第四切削刃单元的端部内侧;
31-a、第一主刃;31-b、第二主刃;31-c、第三主刃;31-d、第四主刃;
32-e、第一副刃;32-f、第二副刃;32-g、第三副刃;32-h、第四副刃;
33、主容屑槽;34、副容屑槽;
A1、主刃的前刀面;B1、副刃的前刀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永胜,未经林永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17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