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污染场地修复的原位注射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01594.0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5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王辛男;牛俊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环钻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赵俊寅 |
地址: | 20182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污染 场地 修复 原位 注射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染场地修复的原位注射井系统,包括溶液箱,溶液箱的出液管通过导管与电动球阀进液口连通,电动球阀出液口通过导管与注浆泵进液口连通,注浆泵出液口与电子流量计进液口连通,电子流量计出液口与注射管一端连通,注射管另一端与密封井管连通;密封井管顶部与电子压力计探测端连通以探测密封井管内部的压力;密封井管的管体四周密封;密封井管顶部通过混凝土浇筑,且密封井管外部由上至下依次填充有膨润土、石英砂,密封井管底部设有筛管。本发明可通过控制箱将污染场地修复现场的原位注射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可精准控制药剂注射流量及总量的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修复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污染场地修复的原位注射井系统。
背景技术
2014年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土壤总超标率为16.1%,其中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点位超标率分别为0.5%、1.9%、1.4%,有机污染已成为我国土壤污染的重要类型之一。同时,由于异位修复需要将污染土壤开挖和外运,期间会有少量有机物散发到周围环境,为避免二次污染产生,原位修复技术在有机物污染场地修复中应用愈加广泛。
原位化学氧化/还原技术通过向土壤或地下水污染区域注入氧化剂或还原剂,通过氧化或还原作用将污染物转化为无毒或毒性相对较小的物质,从而实现修复的目的。氧化剂/还原剂的投加方式主要为注射井注射和原位钻头直压式注射,其中原位钻头直压式注射为一次性注射,不能对污染区域持续注药,每个注射点的修复范围有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注射井注射通过在污染区域建立的一系列注射井而将修复药剂注射到污染区域,可根据修复需要持续或分阶段注射,修复效果较佳。目前,修复工程现场原位注射过程多采用手动控制,药剂注射流量及注射量无法精准控制,修复作业效率较低且影响整体修复效果。
因此,申请人提出一种用于污染场地修复的原位注射井系统,其能够准确控制注射量,从而提高修复效果和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污染场地修复的原位注射井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染场地修复的原位注射井系统,包括用于存放药液的溶液箱,所述的溶液箱的出液管通过导管与电动球阀进液口连通,电动球阀出液口通过导管与注浆泵进液口连通,注浆泵出液口与电子流量计进液口连通,电子流量计出液口与注射管一端连通,注射管另一端与密封井管连通;
所述的密封井管顶部与电子压力计探测端连通以探测密封井管内部的压力;密封井管的管体四周密封;
所述的密封井管顶部通过混凝土浇筑,且密封井管外部由上至下依次填充有膨润土、石英砂,所述的密封井管底部设有筛管。
进一步地,电子球阀、注浆泵、电子流量计、电子压力计进电端通过导线与控制箱出电端连接导电,控制箱进电端通过导电与进电端连接导电;
电子球阀、注浆泵、电子流量计、电子压力计、继电器开关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箱信号输入端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的控制箱内安装有用于控制电流通断的继电器开关,用于控制各个继电器开关开闭和收发、解析指令的单片机,用于与外部设备无线连接的无线模块,以及用于稳压、连接各个电子元器件的电路;
电子球阀、注浆泵、电子流量计、电子压力计进电端与每个继电器开关出电端连接导电,每个继电器开关进电端分别与控制箱出电端连接导电。
进一步地,所述的无线模块为WIFI模块或4G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的无线模块与远程控制装置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环钻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环钻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15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