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碰撞因子的自适应分叉查询树多标签防碰撞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01561.6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7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钱志鸿;初明;王雪;杨冰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李冉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叉 碰撞因子 查询树 自适应 查询 多标签防碰撞 空闲时隙 标签 二叉树搜索 系统吞吐量 自适应选择 前缀编码 搜索方式 时隙数 四叉树 转换 | ||
1.一种基于碰撞因子的自适应分叉查询树多标签防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阅读器初始化查询堆栈,将其置空;
S2:阅读器发送查询前缀为ε的查询指令REQUEST,处于该阅读器工作范围内全部标签响应,标签并将自身ID信息发送给阅读器;
S3:阅读器接收相应的标签ID信息,利用曼彻斯特编码的特性,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码,得到所有的碰撞位,确定发生碰撞的比特位数及具体位置,根据碰撞因子σ选择自适应分叉规则;
S4:阅读器判断堆栈是否为空,若不为空,则从栈顶弹出新的查询前缀,阅读器发送查询前缀为PRE的查询指令REQUEST,查询过程转到S3;若为空,则查询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碰撞因子的自适应分叉查询树多标签防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针对发生碰撞的比特位数不同分为以下情况:
(1)若没有标签响应,则证明阅读器的工作范围内没有任何标签存在,查询过程转到S4;
(2)若经过曼彻斯特解码后没有碰撞位产生,则证明阅读器工作范围内只存在一个标签,阅读器分别发送SELECT和READ-DATA指令,对带有某一ID的标签进行读写操作,然后发送SILENCE指令,将该标签置于静默状态,查询过程转到S4;
(3)若经过曼彻斯特解码后有碰撞位产生,则计算碰撞因子σ,根据σ的大小估计当前分支存在的待识别标签的数量,然后按照自适应分叉规则产生新的查询前缀,依次放入堆栈中等待查询,转到S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碰撞因子的自适应分叉查询树多标签防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查询过程中的指令包括:
REQUEST:阅读器请求指令;查询前缀为PRE时,阅读器向存在其工作范围内的标签发送这个指令,前缀与PRE相同的标签响应,并将自身除PRE外余下的ID部分发送给阅读器;算法初始时,阅读器发送的指令是查询前缀为ε的REQUEST;
PREQUEST:前缀预测编码转换指令;查询前缀为PRE,当阅读器发送这条指令时,前缀与PRE相同的标签将自身PRE后的两位进行编码转换,并返回4位二进制比特串;
PUSH:读写指令;将PRE作为新的查询前缀压入堆栈;等待阅读器指令出栈;
SELECT:选择指令;通过发送该指令选择符合某一ID的标签;
READ-DATA:读取指令;阅读器向待识别的标签发送此指令,读取标签ID;
SILENCE:静默指令;当标签ID被识别后,阅读器发送此指令,使标签处于静默状态;
||:连接指令;将前后两组数据连成一个字符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碰撞因子的自适应分叉查询树多标签防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因子σ定义为在一次查询过程中,做出响应的标签所回传的信息中发生碰撞的比特位数与标签ID比特长度的比值;在一个RFID系统中,存在一个阅读器,同时在其工作范围内有N个待识别标签,每个标签的ID长度均为M,令Ncol为发生碰撞的比特位数,则全部标签ID的每一个比特位均不发生碰撞的概率为
存在碰撞比特位的概率为
P(Ncol≥1)=1-(1/2)N-1;
碰撞因子σ表示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碰撞因子的自适应分叉查询树多标签防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识别标签的识别概率,当查询深度为1时,所述标签的识别概率为
P(N,1)=(1-1/L)N-1
当查询深度为K时,所述标签的识别概率为
P(N,K)=P(N,1)[1-P(N,1)]K-1
当0<1-P(N,1)<1,整理得搜索深度的均值为
由此得所需的平均时隙数为
T=E(N,K)L=L/{(1-1/L)N-1},其中L表示L进制为2、4、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碰撞因子的自适应分叉查询树多标签防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所述自适应分叉规则包括:
(1)当碰撞因子时,阅读器发送查询前缀为PRE的前缀编码转换指令REQUEST,前缀与PRE相同的标签将PRE后的两位进行二-十进制转换,分别得到相应的十进制数k,同时符合查询条件的标签将发送长度为2^2个比特位,即4位二进制比特串,标签根据所得到的十进制数k,置比特串的第k位为1,其余位为0,并将其发送给阅读器;4位二进制比特串从右到左依次是第0位到第3位;阅读器接收到符合查询条件的全部标签返回的信息后,经过曼彻斯特解码后,得到发生碰撞的具体位置,然后进行十-二进制转换,得到当前查询发生碰撞的两个比特位全部的组合方式,然后分别将其与原有查询前缀组合,将新产生的查询前缀依次放入堆栈中,等待查询;
(2)当碰撞因子置碰撞位为0和1,与原有前缀分别结合,新产生的查询前缀截止到当前查询的下一个碰撞位的前一位;将新产生的查询前缀分别放入堆栈,等待查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156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读取装置以及便携式终端
- 下一篇:一种物流电子标签及其唤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