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卷式双膜元件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01040.0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2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陈雪方;彭开勤;龚冠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沁园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3/12 | 分类号: | B01D63/12;C02F1/4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膜片 上集水管 下集水管 集水管 水流道 双膜 第二密封件 膜元件 卷式 缠绕 膜表面冲刷 产水流道 上下端面 密封件 膜分离 膜寿命 回收率 卷制 切割 | ||
本发明涉及膜分离领域,公开一种卷式双膜元件,包括集水管,集水管上缠绕有过滤膜片单元,过滤膜片单元上下端面都固定有第一密封件,集水管包括上集水管和下集水管,上集水管与下集水管连接,过滤膜片单元通过切割形成上过滤膜片单元和下过滤膜片单元,上过滤膜片单元和下过滤膜片单元分别缠绕在上集水管和下集水管上,上过滤膜片单元与下过滤膜片单元之间固定有第二密封件,过滤膜片单元的正面通过第二密封件形成“U”形的原水流道。本发明的优势为不改变传统膜元件体积和产水流道长度的条件下实现同时卷制双膜;减少了原水流道截面积,从而提高膜表面冲刷流速,延长膜寿命;延长了原水流道长度,从而提高膜元件的回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膜分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卷式双膜元件。
背景技术
膜元件是水处理装置的核心部件。膜表面流速是衡量膜元件抗污染能力设计指标,提高流速就加大了对膜表面的冲刷,膜元件的抗污染能力就越强。在现有普通膜技术,原水流道为平行于集水管直线型,需要通过膜串联来实现流速和回收率,其缺点是占用空间大。在现有的测流膜技术ZL200910201739.8),原水流道为垂直于集水管的直线型,通过增加膜元件的直径来提高流速,但原水流道越长,产水流道就越长,导致产水背压越大,膜元件的工作效率就越小。
基于以上两点考虑,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流速双膜元件方案,可以很好克服空间大、产水背压大、膜元件流速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纯水背压大的缺点,提供一种卷式双膜元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卷式双膜元件,包括集水管,集水管上缠绕有过滤膜片单元,过滤膜片单元上下端面都固定有第一密封件,集水管包括上集水管和下集水管,上集水管与下集水管密封连接,过滤膜片单元通过切割形成上过滤膜片单元和下过滤膜片单元,上过滤膜片单元和下过滤膜片单元分别缠绕在上集水管和下集水管上,上过滤膜片单元与下过滤膜片单元之间固定有第二密封件,过滤膜片单元的正面通过第二密封件形成“U”形的原水流道。集水管分为两个管道,从而防止集水管转动,增强上过滤膜片单元和下过滤膜片单元的稳定性,简化工艺实现U形原水流道设计,不增加纯水背压同时提高膜面表面冲涮流速,实现更少废水更长膜元件寿命。
作为优选,上集水管与下集水管卡合连接,上集水管的端部设有插孔,下集水管的端部设有插头,插头上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安装有密封圈,插头插入插孔密封连接。集水管能够实现快速连接,同时通过密封圈能够将上集水管和下集水管进行密封连接。
作为优选,上集水管的端部还设有限位槽,限位槽与插孔连通,插头的底端设有向径向方向凸起的限位台,上集水管和下集水管组合时,限位台伸入到限位槽内,限位台的上端面与限位槽底面之间设有间隙。限位槽与限位台定位安装,从而使得上集水管和下集水管能够精准安装,间隙使得上集水管与下集水管能够配合到位,使它们连接处不产生较大的缝隙。
作为优选,上集水管和下集水管的外圆周面上都设有与其内通道连通的纯水进水口。
作为优选,过滤膜片单元背面设有开口朝向集水管的纯水流道,纯水流道边缘设有第一密封条,相邻第一密封条首尾形成纯水流道。
作为优选,上过滤膜片单元和下过滤膜片单元的背面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条,第二密封条一端延伸到集水管,其另一端延伸到竖直布置的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将纯水流道分隔成两个独立的流道。
作为优选,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都为密封胶。
作为优选,过滤膜片单元上下端的第一密封件上都盖合有端盖。端盖配合第一密封件使得过滤膜片单元上下端面密封性更好,从而保证原水流向垂直于集水管。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沁园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沁园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10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