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00746.5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8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牛学义;牛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市孚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济宁宏科利信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17 | 代理人: | 樊嵩 |
地址: | 272100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水调节 好氧区 污水处理池 污水处理 进水口端 预缺氧区 配水堰 缺氧区 后置 两组 埋式 前部 相通 污水生化处理 生化沉淀池 斜管沉淀区 絮凝反应区 圆形通水孔 滤布滤池 清水消毒 深度脱氮 污泥储存 邻接 沉淀区 地埋式 配水口 设备区 厌氧区 除磷 前置 污泥 连通 平行 建设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方法,属于污水生化处理领域,其包括相互邻接一体的进水调节区、操作设备区、滤布滤池区、清水消毒区、污泥储存区和平行的两组生化沉淀池,进水调节区通过前部进水口端设有的配水堰两侧端的配水口,分别与平行的两组污水处理池的预缺氧区相通;其中,每一组污水处理池又分别包括相互连通的预缺氧区、厌氧区、前置缺氧区、MBBR好氧区、污泥好氧区、后置缺氧区、后置好氧区、竖流沉淀区、絮凝反应区和斜管沉淀区;进水调节区前部进水口端设有的配水堰的底部有一与进水调节区相通的圆形通水孔。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深度脱氮除磷方面发的缺陷,适用于要求占地省的地埋式等污水处理设置的建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方法,属于污水生化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近几年,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的使用得到很大的推广,地埋式污水处理方法的主体埋在地下,减少节约占地面积,运行经济,抗冲击能力强,处理效率高,管理维修方便。
常规的地埋式污水处理方法的进水首先流入固液分离室,污水中的固体物被分离、贮存,固液分离室的上层浮渣与底部固体物间的中间水,溢流至装有生物处理区完成有机物的分解和硝酸、亚硝酸的反硝化作用之后流入后沉淀区。
全国绝大多数中小城镇未建立污水处理厂(设施),大量污水未得到有效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现有的污水处理方法和设备较多,其中的生物脱氮除磷设施多以A/0, AA/0工艺为主;但其仍有不够理想之处,尤其对经济力量薄弱,技术人员缺乏城镇来说更是如此。
现有生化污水处理池占地和深度脱氮除磷方面不能满足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的要求,急需要工艺流程有效简单,控制、管理运行容易,基建投资和占地面积相对较小的工艺和装置设备技术。研究和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和处理出水稳定的城镇分散型污水处理技术是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地埋式污水方法在深度和稳定处理污水方面的不足,克服现有技术在占地和深度脱氮除磷方面发的缺陷,提供一种改进型地埋式污水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方法,其包括相互邻接一体的进水调节区、操作设备区、滤布滤池区、清水消毒区、污泥储存区和平行的两组生化沉淀池,进水调节区通过前部进水口端设有的配水堰两侧端的配水口,分别与平行的两组污水处理池的预缺氧区相通;其中,每一组污水处理池又分别包括相互连通的预缺氧区、厌氧区、前置缺氧区、MBBR好氧区、污泥好氧区、后置缺氧区、后置好氧区、竖流沉淀区、絮凝反应区和斜管沉淀区;预缺氧区与厌氧区通过隔墙中间竖向长条开孔相通,厌氧区与前置缺氧区通过隔墙一侧的竖向长条开孔相通,前置缺氧区与MBBR好氧区通过隔墙一侧的竖向长条开孔相通,预缺氧区、厌氧区和前置缺氧区分别设置有搅拌器;MBBR好氧区与污泥好氧区通过隔墙一侧的竖向长条开孔相通,MBBR好氧区内有穿孔曝气管和悬浮载体;污泥好氧区与后置缺氧区通过隔墙一侧的竖向长条开孔相通,污泥好氧区内有微孔曝气头;后置缺氧区与后置好氧区通过隔墙一侧的竖向长条开孔相通,后置缺氧区设置有搅拌器;后置好氧区与竖流沉淀区通过配水管相通,后置好氧区内设置有微孔曝气头;竖流沉淀区与絮凝反应区通过竖流沉淀区的出水管相通,絮凝反应区与斜管沉淀区通过进水管相通,斜管沉淀区与滤布滤池区通过斜管沉淀区出水管相通,滤布滤池区与清水消毒区通过滤布滤池区出水管相通,污泥储存区与斜管沉淀区通过斜管沉淀区的排泥管相通;操作设备区内设置有内回流泵和PAC投加罐。
所述的地埋式污水处理方法,其中,上述操作设备区内还设置有为后置缺氧区反硝化脱氮投加碳源的碳源投加罐。
所述的地埋式污水处理方法,其中,上述进水调节区内中部的斜斗槽里设置有可将进水调节区污水提升至配水堰的调节区提升泵。
所述的地埋式污水处理方法,其中,上述进水调节区前部进水口端设有的配水堰的底部有一与进水调节区相通的圆形通水孔。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市孚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宁市孚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07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膜全混合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八段污水生物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