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波探测器以及超声波诊断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99461.4 | 申请日: | 2018-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8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 发明(设计)人: | 大浦浩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61B8/00 | 分类号: | A61B8/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杨林森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电极 旋转体 超声波振动器 转动 支承台 超声波探测器 引导槽 电连接器 固定电极 接合 对置 收发 超声波诊断装置 方式配置 区域形成 双方接触 旋转接触 外周面 旋转轴 配置 支承 轴支 | ||
本发明提供能够使超声波振动器转动并且能够更可靠地进行与该超声波振动器的电信号的收发的超声波探测器。超声波探测器具备:支承台;旋转体,其在支承于支承台的状态下转动;超声波振动器,其被配置在旋转体的外周面;以及旋转电连接器,其以由支承台轴支旋转体的方式配置,并且与超声波振动器进行电信号的收发,旋转电连接器具有:旋转电极,其与旋转体接合,与旋转体一起转动;固定电极,其以与旋转电极对置的方式与支承台接合,在与旋转电极对置的区域形成绕旋转轴的环状的引导槽;以及旋转接触件,其被配置在引导槽内,并且根据旋转电极的转动,在与旋转电极以及固定电极双方接触的同时沿着引导槽转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超声波探测器以及超声波诊断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构成为使用马达来使超声波振动器能够摆动的超声波探测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一般而言,超声波诊断装置从配置在超声波探测器的超声波振动器对被检体发送超声波束,并基于作为超声波回波的接收信号形成超声波图像。而且,如上述那样,通过使用马达使超声波振动器摆动,能够生成三维的超声波图像,或者以各种角度、位置生成二维的超声波图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048802号公报
图1是表示现有技术所涉及的超声波探测器P的构成的图。
在超声波探测器P的前端部以液密状态填充有作为声音传输介质的耦合液,超声波振动器P11配置在该耦合液内。另外,超声波振动器P11为了扫描关心区域,而安装于利用马达等进行驱动的旋转体P14。而且,在生成超声波图像时,超声波振动器P11在与旋转体P14一起转动的同时,与超声波诊断装置的主体等进行电信号(例如,超声波回波的接收信号、用于发送超声波束的驱动信号)的收发。
在现有技术所涉及的超声波探测器P中,作为用于在超声波振动器P11与超声波诊断装置的主体(未图示)之间进行电信号的收发的构成,成为使用与旋转体P14一体地转动的滑环P1和固定于支承体P15等的电刷P2的构成。
更详细而言,电刷P2与滑环P1在滑动接点接触,来自超声波振动器P11的电信号经由滑环P1以及电刷P2传递到外部。换句话说,由于电刷P2与滑环P1一直在滑动接点接触,从而能够在超声波振动器P11与主体之间进行电信号的收发。
然而,该电刷P2与滑环P1的滑动接点根据接触状态而有瞬间地分离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不在电刷P2与滑环P1之间进行电信号的收发,所以例如在超声波回波的接收信号重叠噪声等。特别是,由于电刷P2和滑环P1以浸渍于耦合液的状态进行配置,所以根据旋转体P14的转动,容易在滑动接点流入流出耦合液而产生接触不良。
除此之外,现有技术所涉及的超声波探测器P在将电刷P2推压至滑环P1并使其滑动的同时进行使用,所以在电刷P2与滑环P1的滑动接点处电刷P2或者滑环P1磨损。其结果是,也有接触电阻随着时间经过而变化,而在超声波振动器P11与主体之间不能够可靠地进行电信号的收发的担心。
发明内容
本公开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超声波振动器转动并能够更可靠地进行与该超声波振动器的电信号的收发的超声波探测器以及超声波诊断装置。
解决上述的课题的主要的本公开是超声波探测器,具备:
支承台;
旋转体,其在被支承于上述支承台的状态下转动;
超声波振动器,其被配置在上述旋转体的外周面;以及
旋转电连接器,其以由上述支承台轴支承上述旋转体的方式配置,并且与上述超声波振动器进行电信号的收发,
上述旋转电连接器具有:
旋转电极,其与上述旋转体接合,并且与上述旋转体一起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94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