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宽压输入AC/DC电源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99321.7 | 申请日: | 2018-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0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 发明(设计)人: | 戴晓龙;徐成焱;于豪光;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7/04 | 分类号: | H02M7/04 |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杨树云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匝比 多抽头变压器 输入电压 自适应 电压采样电路 输入电压控制 输入电压转换 变压器初级 变压器特性 抽头 采样分析 逻辑电平 系统上电 单片机 可接受 关断 通断 送入 采集 开通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宽压输入AC/DC电源系统及其工作方法,通过电压采样电路对输入电压进行采样分析,然后通过MOS管对多抽头变压器的匝比进行调节,将后级AC/DC变换器输入电压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本发明根据变压器特性,当系统上电时,首先AD转换器采集输入电压,将此数据送入单片机进行计算,然后通过控制GPIO端口的逻辑电平控制MOS管的通断。MOS管连接多抽头变压器每一个抽头,通过控制MOS管的开通与关断决定变压器初级与次级的匝比,继而根据正确的匝比将输入电压转换为后级AC/DC正常的工作范围之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宽压输入AC/DC电源系统及其设计方法,属于电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系统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先进技术的应用更加需要高效率、高品质的开关电源,对于 85V~825V输入电压范围的工业用电,使用常规的AC/DC变换器无法满足要求,会导致输出电压不稳定,或是直接烧毁供电设备。
常用的工业系统供电设备会根据输入电压的范围,选择合适的AC/DC开关电源,同时供电范围是较窄的85V~264V等200V以内的变化,但此种方法存在一定缺陷,输入电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数值,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电压波动,这会对窄输入电压范围的AC/DC变化器造成较大的冲击,不利于系统长期稳定的工作。
中国专利文献CN 104022661A公开了超宽电压输入范围AC/DC-DC自适应仪用开关电源。包括输入保护电路、EMI滤波电路、工频整流滤波电路、高频整流滤波电路、升压变换电路、反激变换电路、第一电压采样电路、第一电流采样电路、第二电压采样电路、第二电流采样电路、第一 PWM调制电路、第二PWM调制电路、辅助供电电源电路、电源切换电路、电压检测比较控制电路和光耦隔离反馈电路;其中升压变换电路和反激变换电路组成两级式级联电路,能够使自动化仪表自动适应85~265V交流和18~100V直流电源供电。但是,该专利存在升压和反激两级变换电路,电路设计复杂度高;输入电压较低时,电压需要经过两级功率变换,损耗较大,影响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宽压输入AC/DC电源系统;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AC/DC电源系统的工作方法;
发明提出了一种可靠的、适合长期稳定工作的自适应输入电压范围的AC/DC变换器设计方法,可以根据输入电压的变化自适应变压器匝比,可在稳定工作的前提下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适应宽压输入AC/DC电源系统,包括:多抽头变压器、输入电压检测电路、单片机、控制多抽头变压器通断的MOSFET、AC/DC变换器;
所述多抽头变压器、所述MOSFET、所述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所述单片机依次连接;所述 MOSFET连接所述AC/DC变换器。
上述AC/DC电源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通过输入电压检测电路对输入电压进行采样分析,通过控制多个MOS的组合通断,调节变压器匝比,将输入电压控制在AC/DC变换器可接受的范围内。
MOS管连接多抽头变压器每一个抽头,通过控制MOS管的开通与关断决定变压器初级侧接入匝数,进而控制变压器初级与次级的匝比,继而根据正确的匝比将输入电压转换为后级AC/DC 变换器可接受的工作范围之内。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通过输入电压检测电路对输入电压进行采样分析,即AD转换器采集输入电压,将此数据送入单片机进行计算,包括:
多个MOS包括4个MOS,即MOS管T1、MOS管T2、MOS管T3、MOS管T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超越数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超越数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93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