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到站自动提醒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99133.4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7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思清 |
主分类号: | H04W4/029 | 分类号: | H04W4/029;H04W4/02;H04W4/42;H04W4/48;H04M1/7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电子设备 方法和装置 自动提醒 地铁 手机 无线接入点设备 自动提醒装置 软硬件资源 无线路由器 处理机 摄像机 占用 |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铁到站自动提醒方法和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地铁到站自动提醒装置可以包括:摄像机,处理机,无线路由器,无线接入点设备,以及便携电子设备。本发明的地铁到站自动提醒方法和装置,具有准确进行到站提醒、减少对手机等便携电子设备软硬件资源的占用、不需要在手机等便携电子设备增加额外的硬件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到站自动提醒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时,很难避免坐过站的情况,智能手机的普及,出现了大量到站提醒的手机应用程序(APP),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坐过站。
具有到站提醒功能的手机APP或其他电子装置,对于地面交通工具,可以利用GPS、北斗等全球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实时判断公共交通工具运行的位置,适时发出到站提醒。但对于地下运行的地铁,在地铁内无法收到全球导航系统的定位信息,因此,人们提出了替代的定位方法来解决地铁到站提醒的问题。这些方法主要包括:在地铁站内设置蓝牙节点、WIFI热点、自组织网络节点、RFID标识等射频节点或射频标识,通过连接或检测判断是否到达特定的站点;采集地铁列车内的报站语音,进行识别或信号匹配,判断是否到达特定的站点;或利用手机或其他电子装置内的陀螺仪检测加速减速识别站数,判断是否到达特定的站点。
但上述方法仍存在应用上的问题,或者需要在手机或其他电子装置上增加额外的设备,或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连续进行复杂的信号处理而消耗大量的资源,或需要布置大量的节点,或由于用户自身的运动对加速、减速识别出现计数误差。
因此,在地铁到站自动提醒方面,仍存在克服上述缺陷或不足的技术提升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到站自动提醒方法和装置,其能够克服传地铁到站自动提醒的不足,满足实现可靠、高效到站提醒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铁到站自动提醒方法。这一新的地铁到站自动提醒方法,基于从地铁列车的到站指示提取出当前地铁的运行位置信息,然后利用无线网络,将当前地铁的运行位置信息发送到用户的手机等便携电子设备,再由用户手机等便携电子设备判断是否发出到站提醒。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地铁到站自动提醒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通过摄像采集地铁列车的到站指示牌的图像序列;从采集的图像序列中,提取出当前地铁的运行位置信息;然后利用无线网络,将当前地铁的运行位置信息发送到手机等便携电子设备;用户手机等便携电子设备利用接收的地铁的运行位置信息判断是否发出到站提醒。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地铁到站自动提醒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摄像机,被配置用于采集地铁列车的到站指示牌的图像序列;处理机,被配置用于处理采集的到站指示牌的图像序列,提取出当前地铁的运行位置信息,并将当前地铁的运行位置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发送到便携电子设备;无线路由器,被配置用于与处理机连接,将处理机的有线网络转换为无线网络;无线接入点设备,被配置用于扩展无线网络的作用范围;以及便携电子设备,被配置用于接收的地铁的运行位置信息,判断是否发出到站提醒,和发出到站提醒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地铁到站自动提醒方法和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准确进行到站提醒。
可以准确获取下一到站的站点名称,甚至可以获取到站还是行驶的列车运行状态,实现准确的到站提醒。
(2)减少了对手机等便携电子设备软硬件资源的占用。
不需要音频采集、陀螺数据采集、信号匹配、信号识别等占用大量资源的操作和运算。
(3)不需要在手机等便携电子设备增加额外的硬件。
直接利用了手机等便携电子设备内嵌的无线网络,不需要额外增减其他硬件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思清,未经韩思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91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