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境保护用河道清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99088.2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0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红燕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B65F1/12 |
代理公司: | 丽水创智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8 | 代理人: | 朱巧兴 |
地址: | 323699 浙江省丽***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捞机 导流板 收集箱 河道清污 支撑板 导出 环境保护 焊接 使用者工作效率 挡板 打捞装置 垃圾 安装板 安装块 出料口 固定块 连接板 箱内壁 卷筒 打板 卡钉 卡环 卡块 转盘 转轴 把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保护用河道清污装置,包括打捞机,所述打捞机右侧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打捞机右侧的底部焊接有第一导流板,所述支撑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内壁的右侧焊接有第二导流板。本发明通过设置打捞机、支撑板、第一导流板、收集箱、第二导流板、卷筒、转轴、转盘、把手、打板、安装块、卡钉、挡板、连接板、卡环、固定块、安装板、卡块和出料口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打捞装置在使用的时候不方便使用者快速的导出收集箱内部的垃圾的问题,该环境保护用河道清污装置,具备方便使用者快速的导出收集箱内部垃圾的优点,提升了使用者工作效率,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境保护用河道清污装置。
背景技术
环保,全称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创新研发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在河道表面垃圾清理的时候需要使用到打捞装置,但是现有的打捞装置在使用的时候不方便使用者快速的导出收集箱内部的垃圾,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提升了使用者的劳动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保护用河道清污装置,具备方便使用者快速的导出收集箱内部垃圾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打捞装置在使用的时候不方便使用者快速的导出收集箱内部的垃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境保护用河道清污装置,包括打捞机,所述打捞机右侧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打捞机右侧的底部焊接有第一导流板,所述支撑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内壁的右侧焊接有第二导流板,所述收集箱内壁的右侧设置有卷筒,所述卷筒的正表面贯穿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前端贯穿至收集箱的内部,所述转轴的后端贯穿至收集箱的后侧焊接有转盘,所述转盘背面的底部焊接有把手,所述卷筒的表面焊接有打板,所述打板远离卷筒的一端焊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远离打板的一侧焊接有卡钉,所述收集箱的右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右侧的顶部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的表面套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与连接板的顶部焊接,所述收集箱顶部的右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的右侧焊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顶部延伸至卡环的内部与卡环卡接,所述收集箱右侧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流板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导流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漏水孔,且第一漏水孔孔径为1毫米,所述收集箱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漏水孔,且第二漏水孔的孔径为5毫米,所述收集箱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滤板,所述滤板的孔径为1毫米。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左侧焊接有滑块,所述收集箱的右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靠近滑槽的一侧延伸至滑槽的内部与收集箱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顶部的左侧设置有固定栓,所述固定栓的螺纹端贯穿安装板与收集箱螺纹连接,所述打捞机右侧的底部延伸至支撑板的内部通过螺栓与打捞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收集箱的右侧对称焊接有凹型块,且凹型块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挡板的底部与凹槽配合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打捞机、支撑板、第一导流板、收集箱、第二导流板、卷筒、转轴、转盘、把手、打板、安装块、卡钉、挡板、连接板、卡环、固定块、安装板、卡块和出料口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打捞装置在使用的时候不方便使用者快速的导出收集箱内部的垃圾的问题,该环境保护用河道清污装置,具备方便使用者快速的导出收集箱内部垃圾的优点,提升了使用者工作效率,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力,方便了使用者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红燕,未经陈红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90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