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混凝土板养护薄膜自动覆膜机压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96929.4 | 申请日: | 2018-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6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 发明(设计)人: | 康建平;周培群;李炳田;彭彧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韶关市源昊住工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 |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 地址: | 51202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紧辊子 压紧装置 丝杆 预制混凝土板 自动覆膜机 弹簧支架 薄膜 养护 混凝土预制构件 电机带动丝杆 等动力装置 混凝土养护 自动化生产 动力相联 动力装置 上下移动 自动作业 变速箱 可控制 压紧力 液 气 辊子 可控 下压 电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板养护薄膜自动覆膜机压紧装置,包括相邻的上压紧辊子和下压紧辊子,在下压紧辊子下方设置有弹簧支架,上压紧辊子与丝杆动力相联,丝杆则通过变速箱与电机相联,由电机带动丝杆上下移动。它完全靠电、液、气等动力装置控制,可真正实现自动作业,节省了人力;同时由压紧装置中的动力装置、丝杆和弹簧支架可控制压紧力大小,混凝土养护质量可靠、可控;具有自动化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大规模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工业生产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构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板养护薄膜自动覆膜机压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预制混凝土构件是以混凝土为基本材料预先在工厂制成的建筑构件,包括梁、板、柱、及建筑装修配件等。混凝土浇捣后,会逐渐凝结硬化,主要是因为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化作用则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现在比较常用的养护方式是在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上进行覆膜。即在混凝土初凝之后终凝之前,进行混凝土养护薄膜的铺贴,使混凝土养护薄膜和混凝土表面紧密贴合,促进混凝土的水化效应,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起到防裂保湿的作用。传统的覆膜方法操作时需要多名工人同时进行,而且要通过各种手段使混凝土养护薄膜和混凝土紧密贴合,没有气泡无法保证质量。同时人工压膜工作时间长,效率低,压紧力不好控制。对尺寸较大的预制模台人工往往无法全面压紧;不适合自动化,流水化作业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板养护薄膜自动覆膜机压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它完全靠电、液、气等动力装置控制,可真正实现自动作业,节省了人力;同时由压紧装置中的动力装置、丝杆和弹簧支架可控制压紧力大小,混凝土养护质量可靠、可控;具有自动化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大规模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工业生产等特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混凝土板养护薄膜自动覆膜机压紧装置,包括相邻的上压紧辊子和下压紧辊子,在下压紧辊子下方设置有弹簧支架,上压紧辊子与丝杆动力相联,丝杆则通过变速箱与电机相联,由电机带动丝杆上下移动。
在所述上压紧辊子与下压紧辊子之间夹紧有混凝土养护薄膜。
在所述电机上方设有防尘罩。
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养护薄膜自动覆膜机压紧装置安装在自动覆膜机左右两侧。
一种预制混凝土板养护薄膜自动覆膜机压紧装置的使用方法,其使用步骤是:
1、上下压紧辊子夹紧混凝土养护薄膜,混凝土养护薄膜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被固定,确保混凝土养护薄膜能顺利的被拉开,并铺贴至混凝土构件上。此时弹簧支架未被压缩;
2、电机驱动丝杆下移,压缩弹簧支架,使混凝土养护薄膜产生向下的压紧力,从而使混凝土养护薄膜和预制板表面贴合的更紧密,不会产生气泡;通过丝杆传动可精准控制压紧力的大小,保证混凝土压膜作业的质量;
3、在左右两侧压紧装置,通过调整上压紧辊子的行程,使弹簧支架压缩高度一致,从而保证混凝土养护薄膜能水平铺贴至混凝土构件上,保证了养护薄膜的铺贴质量,不会出现气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它完全靠电、液、气等动力装置控制,可真正实现自动作业,节省了人力;同时由压紧装置中的动力装置、丝杆和弹簧支架可控制压紧力大小,混凝土养护质量可靠、可控;具有自动化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大规模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工业生产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步骤1示意图;
图3是步骤2示意图;
图4是步骤3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韶关市源昊住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韶关市源昊住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69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