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打印彩色木塑耗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96484.X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07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衣惠君;张清怡;李蕾;张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石化高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4 | 分类号: | C08L67/04;C08L23/08;C08L97/02;C08L23/12;C08L75/06;C08K5/134;C08K5/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严政;刘依云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彩色 耗材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3D打印彩色木塑耗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3D打印彩色木塑耗材组合物含有基础树脂、木粉、色母粒、粘性树脂、抗氧剂,其中,所述基础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为2‑10g/10min,所述木粉的平均粒径为40‑120目,所述粘性树脂的邵氏硬度为35D‑70D。本发明还包括3D打印彩色木塑耗材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制备得到的3D打印彩色木塑耗材具有在打印过程中不糊料,不堵喷头,可塑性强,不龟裂,不膨胀,不变形,且众多可供选择的颜色,不仅使打印制品拥有类似木质外观,无炭化点,表面光滑,毛刺少,质坚、量轻,而且非常简单的实现了个性化造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塑耗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彩色木塑耗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均为单一3D打印木塑耗材,不仅难以实现打印制品类似木头质感的外观,同时也难以满足客户对不同种类木质的要求,且多有炭化点出现。例如,现有技术CN103665905 A公开了一种木质3D打印耗材,其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木粉60%-90%、ABS塑胶3%-15%、PLA 4%-15%、PHA 2%-10%、PP 1%-2%和相容剂1%-2%。该木质3D打印耗材不仅颜色单一,难以体现个性风格,而且在打印过程中对3D打印机的温度、速度、齿轮、喷头要求非常严格,打印控制稳定性要求非常精细,只适合高端的3D打印机,对于普通3D打印机在打印过程中易糊化,产生炭化点,还易堵喷头。
因此,亟待开发一种既可以实现打印制品多种木头质感,又有众多可供选择的颜色的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耐热性及可塑性强,不糊化,不龟裂,不膨胀,不变形,在打印过程中不糊化,不堵喷头的3D打印彩色木塑耗材,来拓展3D打印耗材的应用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3D打印耗材的品种单一,且打印过程易堵喷头、易糊化等缺陷,提供一种3D打印彩色木塑耗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3D打印彩色木塑耗材组合物,其所述组合物含有基础树脂、木粉、色母粒、粘性树脂、抗氧剂,所述基础树脂的含量为80-100重量份,所述木粉的含量为1-20重量份,所述色母粒的含量为0.001-0.005重量份,所述粘性树脂的含量为0.5-10重量份,所述抗氧剂的含量为0.05-0.8重量份,其中,所述基础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为2-10g/10min,所述木粉的平均粒径为40-120目,所述粘性树脂的邵氏硬度为35D-70D。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3D打印彩色木塑耗材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3D打印彩色木塑耗材组合物的各组分依次进行混合、造粒、冷却和成型。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根据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3D打印彩色木塑耗材组合物。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3D打印彩色木塑耗材组合物或上述方法制备的3D打印彩色木塑耗材组合物在熔融烧结法3D打印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木质粉可以使得3D打印彩色木塑耗材组合物获得良好的耐热性,并与抗氧化剂的协同作用使得在打印过程中不糊化,使得打印制品无炭化点;利用木质粉还可以使得3D打印彩色木塑耗材组合物获得良好的分散性,在打印过程中不堵喷头;以及利用木质粉与色母粒按不同比例配合可以获得颜色更具真实感、以及众多可供选择的颜色的3D打印彩色木塑耗材组合物,从而可实现打印制品的个性化造型,再加之基础树脂与粘性树脂的搭配可使得3D打印彩色木塑耗材组合物可塑性强,不龟裂,不膨胀,不变形,从而可确保打印制品具有木头质感、表面光滑,且质坚、量轻,可用于家具产品的打印,开拓了3D打印彩色木塑耗材组合物在3D打印技术中新的应用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石化高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石化高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64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