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考虑通信约束的区域保护分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96352.7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3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兴;龚旸;程宜兴;李振华;翁汉琍;徐艳春;黄景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吴思高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域保护 子站 分区算法 通信约束 分区域 均衡性 通信网络拓扑 最短路径算法 区域内通信 区域性保护 技术要求 排列组合 区域策略 人工判断 通信时延 通信延时 通信迂回 网络参数 信道故障 因素指标 预设区域 主站通信 速动性 时延 跳数 图论 主站 带宽 分区 修正 补充 分配 分析 | ||
1.一种考虑通信约束的区域保护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结合图论技术,构建能够表征系统连接情况的连接矩阵A;
步骤二:根据给定的主站个数,对主站的所有可能组合进行求解,并储存主站的g种组合P1....Pg;
步骤三:对于每一种主站组合Pj(j=1,2,3...g),基于主站选取模型,利用排列组合择优法求取最优主站组合,即对于这g种组合,优先选择最小跳数和较小及连接度较高的主站组合作为最优组合;
步骤四:根据系统中各信道带宽、信道长度的具体情况,结合步骤一所述图论技术,赋值给支路集E,进而构造信道带宽矩阵B,信道长度矩阵D;
步骤五:将路径k的跳数Jk、信道带宽bi及信道长度di归一化后,按对通信时延的影响程度进行加权求和,建立子站划分模型;结合信道带宽矩阵B、信道长度矩阵D,根据子站划分模型利用Floyd算法求解任意两站点之间的权值最小矩阵Qk;
步骤六:利用步骤五所求权值最小矩阵Qk,结合所选主站以及计划子站数,按照权值最小矩阵Qk最小原则划分子站至各主站;
步骤七:判断是否存在未分配子站,若存在,跳转至步骤八,若不存在,直接跳转至步骤九输出分区结果;
步骤八:针对每一个未划分子站,根据步骤五中所求权值矩阵,获取剩余变电站与主站间的权值集合,选取此权值集合中最小值对应的主站作为其最优主站,将所有未划分子站分配至相应主站;
步骤九:将区域间重复子站作为边界子站进行配置,按照N-1信道故障下分区修正原则进行修正,输出分区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通信约束的区域保护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利用图论技术构造电力系统的连接矩阵,以表征系统拓扑连接关系;连接矩阵A的构造方法如下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通信约束的区域保护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对于给定的区域系统,假设变电站总数为n,给定的主站个数为m,主站随机组合的可能有种,将这g种 可能的主站组合储存以供排列组合择优法选择出最优主站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通信约束的区域保护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对于每一种主站组合,求取每一子站离各主站的最小跳数,取最小值作为主站-子站最小跳数,并求取所选主站组合连接度和,将两因素归一化后加权相加,即建立了相应的主站选取模型,依据主站选取模型利用Floyd算法求解最优主站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通信约束的区域保护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七中,检查所有子站分配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未分配子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通信约束的区域保护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九中,基于区域保护通信约束,设计N-1信道故障下分区修正原则,并据此对上述分区进行修正;修正原则,原则1:本区域存在可行的迂回路径时,通过本区域迂回路径对断线上传输的信息进行迂回;其子站划分不变;原则2:若本区域不存在可迂回路径,则此时需要传输至其他区域进行迂回;判断经其他区域信道迂回至本区域主站决策中心是否满足延时要求;若满足延时要求,则通过其他区域迂回,划分子站不变;若不满足延时要求,则将信息传输至延时影响最小的主站,并将该子站划分至对应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635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