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碱地土壤含水量快速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96063.7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94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豫;蔡德所;袁少雄;陈军;赵玲玲;唐光良;朱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应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17 | 代理人: | 巢雄辉;汪治兴 |
地址: | 514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碱地 土壤含水量 快速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土壤含水量检测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盐碱地土壤含水量快速检测系统,包括:支架,两个支架设有延伸至上端外部的纵向滑槽;两端设有转轴的安装圆柱,安装圆柱的通过转轴滑动设于纵向滑槽内;并排间隔设于安装圆柱的一侧的若干个电钻;安装于电钻上的钻头,若干个钻头的长度依次变长;并排间隔设于安装圆柱的另一侧的若干个第一电动推杆,安装于第一电动推杆的插针式水分传感器;各固定于一个支架的底部的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的驱动部设有与安装圆柱的下方的圆周面对应的弧形支撑面;以均匀设于弧形支撑面上的若干个支撑轮。该系统能够快速获取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含量,可综合进行判断,不仅花时更短,且数据准确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含水量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盐碱地土壤含水量快速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其中,盐碱地的含水量检测的是其重要研究指标之一。
土壤含水量一般是指土壤绝对含水量,即100g烘干土中含有若干克水分,也称土壤含水率。测定土壤含水量可掌握作物对水的需要情况,对农业生产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主要方法有称重法,张力计法,电阻法,中子法,r-射线法,驻波比法,时域反射法、高频振荡法(FDR)及光学法等。土壤中水分含量称之为土壤含水率,是由土壤三相体(固相骨架、水或水溶液、空气)中水分所占的相对比例表示的,通常采用重量含水率(θg)和体积含水率(θv)两种表示方法。
近年来,随着水分传感器的使用,使得土壤水分检测效率成倍提高,如目前市场上使用较广的插针式土壤水分传感器,由不锈钢探针和防水探头构成,可长期埋设于土壤和堤坝内使用以定点监测和在线测量土壤水分,但是,插针式土壤水分传感器只能快速测量表层土壤水分,对于不同深层土壤的水分监测时,需要挖开土壤剖面,在土壤中插入针式水分仪后,再回填土壤,这种做法实际上已经大面积的破坏了土壤的结构,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盐碱地土壤含水量快速检测系统,从而克服插针式土壤水分传感器只能快速检测表层土壤水分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盐碱地土壤含水量快速检测系统,包括:支架,两个所述支架并排间隔设置,所述支架设有延伸至上端外部的纵向滑槽;安装圆柱,其两端设有转轴,该安装圆柱的两端的转轴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各设于一个所述纵向滑槽内;电钻,若干个所述电钻并排间隔设于所述安装圆柱的一侧的圆周面上;钻头,若干个所述钻头以能够拆卸地方式各安装于一个所述电钻上,若干个所述钻头的长度为依次变长;第一电动推杆,若干个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并排间隔设于所述安装圆柱的另一侧的圆周面上,若干个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各与一个所述钻头相对应;插针式水分传感器,若干个所述插针式水分传感器各安装于一个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驱动部上;第二电动推杆,两个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各固定于一个所述支架的底部,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驱动部设有与所述安装圆柱的下方的圆周面对应的弧形支撑面;以及支撑轮,若干个所述支撑轮均匀设于所述弧形支撑面上。
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数据采集器、处理器、显示器及启动按键,所述数据采集器分别与若干个所述水分传感器连接,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器、显示器和启动按键连接。
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一摇杆、第二摇杆及旋转摇杆,所述第一摇杆、第二摇杆及旋转摇杆分别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处理器分别与若干个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两个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及若干个所述电钻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应学院,未经嘉应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60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