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95833.6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8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易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虹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00;A01P3/00;A01P1/00;C12R1/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许洪洁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藏 枯草芽孢杆菌菌株 菌株 微生物应用技术 中国微生物菌种 应用 水稻白叶枯病 白菜软腐病 柑橘溃疡病 微生物中心 细菌性病害 烟草青枯病 烟草野火病 防治 管理 |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株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及其应用。该菌株其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250;保藏时间为:2018年1月22日。该菌株可以防治多种真、细菌性病害,目前已应用在白菜软腐病、柑橘溃疡病、烟草野火病、烟草青枯病和水稻白叶枯病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株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真、细菌性病害是危害农作物生长的两类大病害,一直都严重危害着农业生产;目前,常用的防治真、细菌性病害的药剂主要是化学农药,而且对有些病害防治效果一般,对生态环境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很大。在我国至今依然十分缺乏高效、广谱、低毒、低残留的以防治细菌性病害为主的生物农药。
枯草芽孢杆菌是目前最为有效的防控植物病害的生防制剂。国外已有多个枯草芽孢杆菌生防菌株获得商品化生产应用许可。我国利用枯草芽孢杆菌现已成功开发并投入生产的商品制剂有亚宝、百抗(B-908)、麦丰宁(B3)、纹曲宁等,其防治效果都在50%以上,主要用于农作物种植田间病害的防治。
然而,虽然现有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均为单一对多种真菌或是细菌引起的植物病害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但是并罕有发现在真细菌混发引起的病害上取得较好效果的菌株。
此外,现有制备枯草芽孢杆菌的方法通常采用液体发酵取得发酵液,预处理后用碟式离心机浓缩,然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原粉;发酵液经过碟式离心机分离,重液留下,轻液弃去,分离速度快但是收率低。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株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其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250;保藏时间为:2018年1月22日。
该菌种拉丁学名为Bacillus subtilis,中文学名为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名为TS-55。
上述的经过分离纯化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其单个细胞0.7~0.8×2~3微米,着色均匀。无荚膜,周生鞭毛,能运动。革兰氏阳性菌,芽孢0.6~0.9×1.0~1.5微米,椭圆到柱状,位于菌体中央或稍偏,芽孢形成后菌体不膨大。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污白色,它通过竞争性生长繁殖占据生存空间的方式来阻止植物病原菌的生长,能在植物表面迅速形成一层保护膜,使农作物免受病原菌危害。多功能枯草芽孢杆菌还能分泌抑菌物质,抑制病菌孢子发芽和菌丝生长。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考虑到其可能需要运输等原因,有必要将其扩大培养制成微生物菌剂的形式以扩大其应用范围。
因而本发明还请求保护含有如上所述菌株和/或所述菌株的代谢产物的微生物菌剂。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微生物菌剂,所述微生物菌剂为固体菌剂,且在该固体菌剂中,活菌和/或活芽孢的数量≥100亿/g;更优选为≥500亿/g、≥1000亿/g,≥1500亿/g或≥2000亿/g。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微生物菌剂,所述固体菌剂还包括固态载体和/或助剂。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微生物菌剂,所述固态载体包括高岭土、轻质碳酸钙、硅藻土、麦饭石、方解石、沸石、白炭黑、滑石粉、细沙以及粘土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微生物菌剂,所述助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丁基萘磺酸钠、海藻糖、甘油、木质素磺酸钠、烷基萘磺酸钠缩聚物、烟酸、醇、缓冲盐、氯化钠、氨基酸、维生素类、蛋白质、多肽、多糖或单糖、酵母膏、白炭黑、茶皂素、脱脂奶中的一种或多种。
如上所述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菌种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并收集发酵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虹,未经易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58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