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及使用其培养双孢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95801.6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3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杨荣玲;赵祥杰;王朝宇;罗洪镇;毕艳红;赵玉萍;赵立;杨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A01G18/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廖娜 |
地址: | 2230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培养基 双孢菇 无机盐 栽培双孢菇 乳杆菌 主料 规模化生产 农业领域 木屑 花生壳 龙虾壳 桑椹 稻草 配置 | ||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公开了一种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及使用其培养双孢菇的方法,培养基由主料、复配料、无机盐和乳杆菌组成,所述主料由占所述培养基总重量为以下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稻草60‑70%和木屑15‑20%;所述复配料由占所述培养基总重量为以下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花生壳3‑10%、桑椹渣3‑10%、龙虾壳3‑10%;所述无机盐占所述培养基总重量的0.5‑2%,所述乳杆菌占所述培养基总重量的1‑10%。本发明提高了双孢菇对培养基中营养成分的利用率,大大增加了双孢菇的产量;培养基成分廉价易得,配置方便,易于推广,适用于双孢菇的规模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培养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子实体硕大、可食用的蕈菌,通称为“蘑菇”。 中国地大广博,是最早开始利用和栽培食用菌的国家之一,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食用菌中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如钙、磷、钾、蛋白质、维生素等,而被众所周知。因食用菌栽培技术日渐成熟,食用菌成为了人们餐桌上常见的食物,而双孢菇是世界上栽培技术获得最早认可,在这基础上我们来研究双孢菇的栽培技术。
双孢菇是利用人工栽培最广泛的食用菌,产量之高被称为“世界菇” ,是我国现阶段最大宗的出口创汇食用菌,我国双孢菇总产量占全球食用菌约40%左右。但是我国的双孢菇栽培技术起步晚,发展较缓慢,生产工艺落后,生产效率偏低。
近年来,液体深层培养食用菌的方法日渐被人们接受,深层培养时间快且能保证产品的优质。微量元素对食用菌的生长代谢为食用菌提供必需的生长因子,如锰、铁、钙、钾等,每一种微量元素都具有自身的特殊生理功能。许多微量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也很难被人体直接吸收,而食用菌中络合物形式存在的微量元素能被人体吸收。因此,不同浓度的微量元素对双孢菇菌丝生长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用来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种类繁多,如何提升培养基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利用率,使双孢菇更容易吸收培养基内的养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提高了双孢菇对培养基中营养成分的利用率,大大增加了双孢菇的产量;培养基成分廉价易得,配置方便,易于推广,适用于双孢菇的规模化生产。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由主料、复配料、无机盐和乳杆菌组成,所述主料由占所述培养基总重量为以下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稻草60-70%和木屑15-20%;所述复配料由占所述培养基总重量为以下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花生壳3-10%、桑椹渣3-10%、龙虾壳3-10%;所述无机盐占所述培养基总重量的0.5-2%,所述乳杆菌占所述培养基总重量的1-10%。
优选地,所述无机盐由碳酸钙、硫酸钙、过磷酸钙、硫酸铵、尿素、七水合硫酸镁、氯化钙、磷酸二氢钾和VB1组成。
优选地,所述的无机盐中各组分的水溶液浓度分别为:碳酸钙0.01-1%,硫酸钙0.01-1%,硫酸铵0.01-2%,尿素0.01-2%,七水合硫酸镁0.15-0.30%,氯化钙0.15-0.30%,磷酸二氢钾0.05-0.50%,VB1 0.05-0.50%。
优选地,所述培养基为经过发酵后的培养基。
优选地,所述的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用于培养双孢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在压强为1×105Pa、温度为121℃的环境下进行高温高压灭菌20min;S2:将双孢菇菌种接种于原种基础培养基上培养出菌丝;S3:在温度为15-20℃、湿度为60-75%RH的环境下,将所述菌丝接入所述培养基中进一步培养28-32d,得到双孢菇菌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58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