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频带增透疏水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195762.X | 申请日: | 2018-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51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谭新玉;李炜;王书琳;王嫚;杨瑷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3C17/23 | 分类号: | C03C17/23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频 带增透 疏水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及涂层的方法,提供一种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宽频段增透疏水薄膜的方法。本发明通过溶胶‑凝胶方法制备出的疏水增透薄膜具有增透效果良好、制作成本低及镀膜面积大的特点:在300nm‑900nm光波段范围内,双层宽频带增透薄膜的透射率明显高于空白玻璃的透射率,特别是在432nm‑900nm波段增透膜的透射率均在95%以上,并在593.6nm处达到最大透射率为98.8%,远高于空白玻璃的91.1%。普通玻璃的水接触角为41.6°,经过疏水改性后的增透膜水接触角为145°。并将宽频带疏水增透薄膜与燃料敏化电池结合起来,通过简单的喷涂,电池的转换效率提升了6.4%,在光伏领域及光学器件方向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
技术领域
一种宽频带增透疏水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领域、新能源领域以及环境领域,主要涉及易被雨水、灰尘污染的光伏玻璃及其他光学器件,通过镀膜能够有效提升材料的增透、抗污的能力。
背景技术
光伏器件及光学器件长期暴露在环境中,灰尘、油污等不可避免的沉积在玻璃表面。提升玻璃的自清洁能力是能源材料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国内外许多团队都围绕这一点进行大量的探究,但大多数所制备出的薄膜只具备疏水这一特性,膜层透过率明显不满足光伏组件的需要,且现阶段小面积均一镀膜已基本解决,在大面积镀膜方面,明显没有找到一种能均一镀膜的方法,所以目前其他团队没有能大面积镀疏水增透膜的设备。基于此,本团队进行一系列研究,旨在能找到比较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目前研发的疏水性涂层具有特殊的纳米孔结构,与其他团队的疏水涂层相比,不仅仅是有着疏水、自清洁能力,而且还具有增透的特点,应用于光伏领域不仅能够提升电池表面的防污、除污能力,而且还能减少光的反射,进而提高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因疏水膜的厚度、均匀性等直接影响到膜层表面的疏水除污效果。也进行了大量探索,经过反复的试验,开发出针对不同材料、不同面积大小的镀膜方法,例如提拉法、旋涂法、喷涂法等,还有本团队自行研发的大型光伏玻璃镀膜设备对应的拉膜法,能够实现不同形状、不同规格的基底镀膜,其中包括市场上1635*985mm的光伏玻璃的镀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层宽频带增透疏水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宽频带增透疏水薄膜,该疏水薄膜为氧化硅疏水薄膜,该薄膜在300nm-900nm光波段范围内,双层宽频带增透薄膜的透射率高于空白玻璃的透射率;在432nm-900nm波段增透膜的透射率在95%以上;593.6nm波段透射率为98.8%;该氧化硅疏水薄膜的增透膜水接触角为145°以上。
一种宽频带增透疏水薄膜的制备方法,在碱性条件下制备宽频带增透的氧化硅疏水薄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硅溶胶增透溶液的制备:将无机SiO2前驱体原硅酸四乙酯、无水乙醇、氨水混合,磁力搅拌后在室温下陈化1~3天,超声粉碎后用偏氟膜过滤后得到硅溶胶增透溶液;
(2)增透膜的疏水改性溶液配制:将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混合后于30-40℃恒温磁力搅拌水解20-40h待用;
(3)玻璃的清洗:将玻璃依次经洗衣粉清洗、超声清洗、普通水清洗、超声清洗、丙酮清洗、去离子水清洗后烘干待用;
(4)将清洗干净待用的玻璃于旋涂仪上旋涂步骤(1)所述的硅溶胶增透溶液,得到硅溶胶镀增透薄膜后在400~500℃温度下烧结1~2h,待温度降至室温后取出样品;
(5)将步骤(4)的硅溶胶镀增透薄膜在旋涂仪上旋涂步骤(2)所述的疏水改性溶液进行疏水改性,将疏水改性后的样品放置于90~130℃的烘箱中处理1~2h即可得到宽频带增透疏水薄膜。
步骤(1)中所述的原硅酸四乙酯、无水乙醇、氨水的体积比为0.7~1:25-35:1-2;偏氟膜孔径小于等于0.22μm,具体是将氨水加入无水乙醇中,放置在恒温油浴锅中,待溶液稳定后将原硅酸四乙酯逐滴加入到含有氨水的无水乙醇中,即可得到硅溶胶增透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57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线浮法镀膜玻璃过渡辊台SO2保护气系统及操作方法
- 下一篇:汽车后视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