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g/GO/Ti电极与制备方法及其在去除水中硝酸盐中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95675.4 | 申请日: | 2018-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1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宏;王思;童新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25D15/00;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硝酸盐 去除 电极 水中 制备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 氮气 蚀刻 电化学催化 草酸溶液 催化作用 电极材料 还原反应 煮沸 电镀 电沉积 对设备 硝酸根 钛板 还原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Ag/GO/Ti电极与制备方法及其在去除水中硝酸盐中的应用,属于电化学水处理技术领域,通过草酸溶液中煮沸蚀刻钛板成凹凸均匀的表面,得到Ti基体,通过电沉积的方法将GO和Ag电镀到Ti基体上,制备得到Ag/GO/Ti电极,并将其用于去除水中硝酸盐,利用有催化作用的电极材料,发生电化学催化还原反应,使得硝酸根还原为氮气,以去除水中的硝酸盐,该方法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Ag/GO/Ti电极与制备方法及其在去除水中硝酸盐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环境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体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同时还会产生腐蚀和堵塞管道等危害。如果饮用水中硝酸盐含量过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危害,如人体会产生肠道、神经系统、甲状腺、皮肤等肿瘤疾病,婴儿会产生“蓝婴病”等;因此,去除水中的硝酸盐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寻求成本较低、处理效果较好的硝酸盐去除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应用于水中去除硝酸盐去除的技术主要有生物法、物理法和化学法三大类。电解法因其高效、节能、占地面积小、很少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可用于含氮废水的去除。电化学法降解硝酸盐就是在电场的作用下,利用阴极表面的金属对硝酸盐的吸附和催化作用,使硝酸根得电子最终被还原为氮气,达到去除硝酸盐的目的。近年来有关Ag修饰纯Ti电极主要作为阴极还原水中双氧水等,将其应用于降解硝酸盐的研究则鲜有报道。其还原过程中所需能耗较高,且修饰电极的表面金属活性层在电解的过程中易脱落,导致它的电催化性能下降。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稳定高效的电极材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Ag/GO/Ti电极与制备方法及其在去除水中硝酸盐中的应用,Ag/GO/Ti电极能够对水中的硝酸盐进行降解。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Ag/GO/Ti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基体处理,将钛板打磨光滑,依次用氢氧化钠溶液、盐酸和蒸馏水冲洗,然后在草酸溶液中煮沸1-3h,蚀刻成凹凸均匀的表面,得到Ti基体,放入无水乙醇中保存备用;
步骤S2,称取GO与AgNO3,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电解液,其中,GO与AgNO3的质量比为(1:5)~(1:15),GO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000)~(1:10000);
步骤S3,采用电沉积法将将电解液中的GO和Ag电镀到Ti基体上。
可选的,步骤S1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1-1mol/L,盐酸的浓度为0.1-1mol/L。
可选的,步骤S1中,草酸溶液的浓度为5%-20%。
可选的,步骤S3中,Ti基体的有效面积与电解液体积比为(1cm2:20ml)~(1cm2:30ml)。
可选的,步骤S3中,将Ti基体作为阴极浸入电解液中,连接恒流电源,电沉积得到Ag/GO/Ti电极。
可选的,电沉积时在30~50℃水浴中,采用0.01~0.1A的恒定电流,电沉积10~30min。
一种Ag/GO/Ti电极,基于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所制备。
一种本发明提供的Ag/GO/Ti电极在去除水中硝酸盐中的应用。
向硝酸盐浓度为20~140mg/L的水体中插入析氯阳极和本发明提供的Ag/GO/Ti阴极,在10-40℃、pH为3~11的条件下电解,净化水体中的硝酸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56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