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管自适配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95038.7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02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卓广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B01L3/02 | 分类号: | B01L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五洲普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0 | 代理人: | 龚玉平 |
地址: | 3100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管 接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管自适配接头,包括卡管组件,卡管组件包括弹性环和呈周向拼合并分别与弹性环连接的多个卡管模块;弹性环凸出于卡管模块围合的环形空间;和至少一组端口组件,端口组件包括端口主体和端口卡套;端口主体设有上端口和下端口;端口卡套为一旋转弹性体,设有一喉部和由喉部开口向下向外呈弧形逐渐增大的导入口;其中,卡管组件呈径向放射形可移动设置在端口组件的下端;端口弹性套设置在下端口中并定位于端口组件与卡管组件之间。该技术方案通过多个卡管模块呈周向拼合并各自与一弹性环连接的结构,使得适应不同管径的吸管插入并能对吸管进行固定,而吸管的上端口卡设在端口卡套中,与洗耳球的吸口端形成有效密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室用的样品吸取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适配不同管径配合洗耳球的吸管自适配接头。
背景技术
在一些医学检测中获取非微量样本时,通常采用吸管配合洗耳球的方法。但由于吸管的大小规格较多,端部口直径大小不一,导致与洗耳球的吸口端不容易匹配,使用起来及为不便,严重影响样本吸取的准确性。另外,现有技术中,采用吸管加洗耳球进行样本吸取操作时,需要一只手握住吸管,另一只手操作洗耳球进行,并且,双手需紧密配合,操作非常困难,工作效率低下。因此,急需一种能够使吸管与洗耳球快速,稳定相适配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吸管自适配接头,其通过一自适配不同管径吸管的卡管组件适配并夹紧吸管,并通过一端口组件密封适配在吸管的口端,与洗耳球的吸口端形成抽吸密封,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管自适配接头,包括卡管组件,所述卡管组件包括弹性环和呈周向拼合并分别与所述弹性环连接的多个卡管模块;所述弹性环凸出于所述卡管模块围合的环形空间;和至少一组端口组件,所述端口组件包括端口主体和端口卡套;所述端口主体设有上端口和下端口;所述端口卡套为一旋转弹性体,设有一喉部和由所述喉部开口向下向外呈弧形逐渐增大的导入口;其中,所述卡管组件呈径向放射形可移动设置在所述端口组件的下端;所述端口弹性套设置在所述下端口中并定位于所述端口组件与卡管组件之间。该技术方案通过一由多个卡管模块呈周向拼合并各自与一弹性环连接的卡管组件,使得适应不同管径的吸管插入并能对吸管进行固定,而吸管的上端口通过一端口组件中的端口卡套在吸管上端口挤推下从其喉部撑开对吸管形成密封的连接,实现对不同管径吸管的自适配。而采用卡管模块周向拼合的结构,使得多个卡管组件之间,或卡管组件与端口组件之间形成较好的联动结构,使得卡管组件中的各弹性环能各自有效地对吸管进行固定。
为了使卡管组件中的吸管适应端口组件的中心对准,使卡管组件和端口组件协力适应于吸管的外周壁形状,便于形成较好的密封,所述端口组件和卡管组件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端口主体下端并呈周向均布的径向放射延伸的T型槽和设置在所述卡管组件各卡管模块的上端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T型槽滑动连接。
为了使卡管组件适应不同长度吸管的夹紧,同时使卡管组件在吸管纵向具有更好的形状适应性。具体地,多组卡管组件呈层叠连接;在所述卡管模块的下端均也设有所述T型槽;所述相邻的下层卡管组件各卡管模块的上的连接柱与所述上层卡管组件各卡管模块的T型槽滑动连接。作为另一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一连接杆;所述多组卡管组件呈串叠连接;所述卡管组件各卡管模块上设有贯通的串接孔,所述连接杆分别穿过所述串接孔串接各组卡管组件并与所述端口组件的T型槽滑动连接。所述多个卡管模块呈周向相互楔合。当吸管插入时,周向相互楔合的各卡管模块不会因为弹性环的柔性而发生较大的轴向偏移。弹性环发生轴向较大的变形会使对吸管的抱紧效果和密封性变差,进而影响吸管的插入和吸取装置对样本的吸取效果。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吸管的有效插入,提高吸管插入的顺滑性,防止弹性环对吸管的迟滞作用,还包括导口组件;所述导口组件包括与所述卡管模块对应且呈周向拼合的导口模块;所述导口模块设有导向锥口。导口组件引导吸管进入并同时带动卡管模块继而拉动弹性环撑开,使得对不同管径的吸管呈连续适配,减少吸管插入时的卡滞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50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流控芯片液滴生成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石英吸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