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充型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193686.9 | 申请日: | 2018-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88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溢骏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3;H01M4/62;H01M10/0525;H01M10/058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张全文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充型 正极材料层 正极导电剂 石墨烯 碳层 制备 锂离子电池正极片 倍率充放电性能 正极 大倍率充放电 化学气相沉积 正极活性物质 负极材料层 负极集流体 容量保持率 正极集流体 正极粘结剂 负极 充电倍率 导电炭黑 导电特性 端面焊接 碳纳米管 循环寿命 包覆层 负极片 质量比 焊接 电池 表现 | ||
1.一种快充型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和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以及自所述正极集流体表面向外依次层叠叠设的正极碳层、正极材料层;
所述正极材料层的材料包括正极导电剂、正极粘结剂、具有表面包覆层的正极活性物质;
所述正极导电剂包括导电炭黑、碳纳米管、石墨烯;所述正极导电剂按照质量比为导电炭黑:碳纳米管:石墨烯=1:1:(0.1~0.5),所述石墨烯由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得到,且层数≤5,尺寸为300~700nm;
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以及自所述负极集流体表面向外依次层叠叠设的负极碳层、负极材料层;
所述负极材料层的材料包括负极导电剂、负极粘结剂、负极活性物质;
所述快充型锂离子电池的极耳采用端面焊接方式进行焊接;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磷酸铁锂、镍钴锰三元材料、镍钴铝三元材料、锰酸锂中的任一种;
所述磷酸铁锂的包覆层为碳层,所述磷酸铁锂的D50≤3.0μm,比表面积≥11m2/g;
所述镍钴锰三元材料、镍钴铝三元材料、锰酸锂的包覆层为Al2O3、ZrO2、TiO2、AlF3中的任一种,所述镍钴锰三元材料、镍钴铝三元材料、锰酸锂的D50≤5.0μm,比表面积≥0.8m2/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充型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占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质量分数为0.2~1.0%。
3.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快充型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为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硬碳、软碳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充型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碳层的材料包括导电炭黑、碳纳米管、石墨烯中的任一种和第一粘结剂,按照质量百分比,所述第一粘结剂占所述碳层材料质量的1.5~5.0%;所述负极碳层的材料包括导电炭黑、碳纳米管、石墨烯中的任一种和第二粘结剂,按照质量百分比,所述第二粘结剂占所述碳层材料质量的1.5~5.0%;
和/或所述正极碳层、负极碳层的厚度均为0.1~3.0μm;和/或所述第一粘结剂、第二粘结剂均为聚偏氟乙烯。
5.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快充型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为聚乙烯基隔膜,并且所述隔膜表面具有陶瓷涂层。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快充型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将正极碳层材料与第一溶剂制成第一浆料,并将所述第一浆料涂覆于正极集流体表面,干燥,待用;将负极碳层材料与第二溶剂制成第二浆料,并将所述第二浆料涂覆于负极集流体表面,干燥,待用;
步骤S02.将正极材料层的材料与第三溶剂制成正极浆料,并涂覆于步骤S01获得的正极集流体表面,经干燥、辊压、裁切处理,得到正极片;将负极材料层的材料与第四溶剂制成负极浆料,并涂于步骤S01获得的负极集流体表面,经干燥、辊压、裁切处理,得到负极片;
步骤S03.按照正极片-隔膜-负极片的结构,对步骤S02制备得到的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进行卷绕,得到裸电芯;
步骤S04.将获得的所述裸电芯放入壳内在-0.8MPa及以下的真空条件下按80~100℃烘烤25~40h,经装配、注电解液、化成、二封、分容,得到快充型锂离子电池。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充型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的电解质为六氟磷酸锂,溶剂为线状碳酸酯、线状羧酸酯、氟苯、氢氟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六氟磷酸锂的浓度为1.0~1.3mol/L。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充型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所述第二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所述第三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所述第四溶剂为纯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溢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溢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368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