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区防水的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及其防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93625.2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6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姜素云;孙磊;崔海龙;王燕红;阙良刚;季明明;张伟娜;申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春光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分区 预制管 插口 接缝部 空腔部 承口 密封圈 防水 密封条 地下综合管廊 遇水膨胀胶圈 分区防水 装配式 防水效果 内腔连通 预留检测 周向设置 综合管廊 纵向两端 检查孔 插合 管廊 匹配 渗漏 预留 隔离 | ||
本发明为一种分区防水的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及其防水方法,该管廊包括多个预制管节,各预制管节的纵向两端分别构成插口和承口,一预制管节的插口与相邻的另一预制管节的承口匹配插合构成接缝部,接缝部内沿周向设置遇水膨胀胶圈和密封圈,承口和插口之间位于密封圈的内侧和遇水膨胀胶圈的外侧之间的空间构成空腔部,各空腔部内设置多个周向防水分区密封条,相邻两个周向防水分区密封条之间构成一个防水分区,各防水分区的最低高度处设有与预制管节内腔连通的预留检测孔。该地下综合管廊及其防水方法能够将相邻预制管节的空腔部隔离成若干个小的防水分区,并在每个防水分区的最低点预留检查孔,有效增强了接缝部的防水效果,达到避免渗漏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综合管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区防水的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及其防水方法。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为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综合管廊的建设可有效消除城市“拉链路”,保障道路交通通畅,同时保证地下管线安全运营。
随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节奏的加快,以及地方经济对产业化升级的迫切需求和绿色环保建设的需要,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受到各建设单位、设计院所、施工单位的广泛关注,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以其固有优势将成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趋势性产品。
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采用工厂预制管节,构件的质量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但在现场采用机械拼装,接缝位置是防水薄弱点,因此需要加强对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接缝处的防水处理。
目前,相邻管节接缝位置会采用多种防水方法进行处理,但是不可避免还会出现渗水的可能,如果出现渗水,就要对渗水点处进行堵漏,目前通常采用的堵漏方式是对接缝处的空腔部位进行注浆封堵,由于管廊断面比较大,需要进行封堵的位置空间狭小,很难一次性将所有区域都填充封堵材料,仍会有漏点,出现渗水现象。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分区防水的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及其防水方法,在建设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时,减少管廊渗水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区防水的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及其防水方法,该地下综合管廊及其防水方法能够将相邻预制管节接缝部的空腔部通过周向防水分区密封条隔离成若干个小的防水分区,并在每个防水分区的最低点预留检查孔,有效增强了接缝部的防水效果,达到避免渗漏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分区防水的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包括沿纵向拼接的多个预制管节,各所述预制管节的纵向两端分别构成插口和承口,一所述预制管节的插口与相邻的另一所述预制管节的承口匹配插合构成接缝部,所述接缝部靠近所述预制管节的内腔的一侧沿周向设置遇水膨胀胶圈,所述接缝部远离所述预制管节的内腔的一侧沿周向设置密封圈,所述承口和对应的插口之间位于所述密封圈的内侧和所述遇水膨胀胶圈的外侧之间的空间构成环状的空腔部,各所述空腔部内沿周向间隔地设置多个周向防水分区密封条,各所述周向防水分区密封条呈自内向外延伸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周向防水分区密封条之间构成一个防水分区,各所述防水分区的最低高度处设有与所述预制管节内腔连通的预留检测孔。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口靠近所述预制管节的内腔的一侧向外凸设构成第一凸台部,所述承口靠近所述预制管节的内腔的一侧向内凹设构成第一凹槽部,所述第一凹槽部与所述第一凸台部匹配设置,所述遇水膨胀胶圈与所述密封圈之间呈纵向间隔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接缝部位于所述密封圈远离所述预制管节的内腔的一侧设置第一密封结构,所述接缝部位于所述遇水膨胀胶圈靠近所述预制管节的内腔的一侧设置第二密封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36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弃地下人防洞的绿色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地下人防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