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型月季的种植大棚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92395.8 | 申请日: | 2018-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3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 发明(设计)人: | 于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南村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 |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翟丹丹 |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层 种植大棚 内壁 微型月季 抽风机 加热管 大棚 支板 耐热 框体 降温效率 热量排放 时间维持 导流体 平稳性 热管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月季的种植大棚,包括大棚体,大棚体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框体,框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温层,保温层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板,支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抽风机体,保温层位于支板一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耐热块,耐热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热管,保温层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流体。该微型月季的种植大棚,通过加热管和抽风机体配合,工作人员开启加热管运行,加热管会使周围的温度升高,再与保温层配合使用,大幅度降低周围热量降温效率,有效的减少资源浪费,抽风机体可以将热量排放种植大棚的内部,可以长时间维持大棚内部的温度,保持大棚内温度的平稳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型月季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型月季的种植大棚。
背景技术
微型月季喜温暖、喜肥、喜光、对光周期不敏感但光照过强对花蕾发育不利;要求空气流通、排水良好的环境条件;一般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但以疏松透气,有机质含量丰富,pH在5.5~6.0的微酸性土壤为宜。生长适宜温度白天为15~26℃,夜间为10~15℃。
光照方面有研究发现温差相同的条件下(30℃昼/21℃夜,21℃昼/10℃夜)较长的光照时间能使微型月季开花提早、开花数明显增多,同时能使株型更加紧凑美观。温度方面微型月季最适温度条件为:昼温20~21℃,夜温16~18℃。另外,高温能够促使微型月季提早开花,低温则会使其延迟开花,当温度低于13℃时延迟作用更为明显;当温度高于24℃时,植株的净光合速率会下降。水分方面,过多的水分容易导致叶片黄化、脱落、根系减少等现象,缺水植株则较难自我恢复,另外在施肥较多情况下,缺水还极易引起可溶性盐害的发生。
但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具有温控结构的大棚都比较复杂,不能长时间的维持大棚内部的温度,微型月季的种植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大棚的温度会持续发生变化,温度不平稳,会影响到微型月季的正常成长。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型月季的种植大棚,具备有长时间维持大棚内部的温度等优点,解决了不能长时间的维持大棚内部的温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型月季的种植大棚,包括大棚体,所述大棚体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框体,所述框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抽风机体,所述保温层位于支板一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耐热块,所述耐热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热管,所述保温层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流体,所述框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湿体,所述加湿体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排出管,所述排出管的一端穿过横板并与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横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大棚体一侧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喷雾体,所述喷雾体的一端穿过横板并延伸至横板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加湿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显示机体,所述显示机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温湿度检测体。
优选的,所述框体的表面开设有进风口,所述保温层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导流体的一端依次穿过保温层和框体并延伸至框体的外部,所述导流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气体。
优选的,所述加热管的数量为九个,且九个加热管均同等距离分布。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型月季的种植大棚,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微型月季的种植大棚,通过加热管和抽风机体配合,工作人员开启加热管运行,加热管会使周围的温度升高,再与保温层配合使用,大幅度降低周围热量降温效率,有效的减少资源浪费,工作人员再将抽风机体开启运行,可以将热量排放种植大棚的内部,从而可以长时间维持大棚内部的温度,保持大棚内温度的平稳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南村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未经无锡南村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23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