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设备唯一编码配对和识别卡配对的PLC组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91535.X | 申请日: | 2018-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6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华;熊飞;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物麒科技有限公司;重庆物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58 | 分类号: | F24F11/58;H04B3/54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朱成之;周乃鑫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设备 唯一 编码 配对 识别 plc 组网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过设备唯一编码配对和识别卡配对的PLC组网方法,包含:S1:监控器将室外机物理地址信息、室内机设备唯一编码和线控器设备唯一编码生成的网络编码发送给室外机CCO;S2:监控器向所有的室外机CCO广播开机密码和内外机配对表,相应的室外机CCO获取密码信息,完成室外机CCO和室内机的组网;S3:将线控器的空白识别卡插入到室外机CCO,使空白识别卡形成有网络编码,并使该空白识别卡形成有由室内机设备唯一编码和线控器设备唯一编码组成的室内机‑线控器配对表;S4:将识别卡再插回至线控器,线控器接入到PLC网络,同时完成室内机和线控器的配对。本发明可实现零干预完成空调内外机组网及内机和线控器配对,节省成本,安装简单,便于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LC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设备唯一编码配对和识别卡配对的PLC组网方法。
背景技术
多联机空调是指“一拖N”的空调机组,即一台空调室外机连接控制两台或两台以上空调室内机。例如:在一个空调机组中,空调室外机通过管路向两台或两台以上空调室内机输送制冷剂(制热剂),空调室外机通过控制制冷剂(制热剂)的循环量和进入室内机的制冷剂(制热剂)的流量来满足空调室内机的调温要求。各空调室内机可通过独立的参数设置来对空调室外机进行控制,以满足不同房间对温度湿度的需求。
目前多联机式空调厂家使用的多联机空调中的室外机和室内机之间的控制信号的传输方式,主要是通过从空调室外机布置到每个空调室内机的CAN总线或者485总线进行连接和控制,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这种物理连接通讯方式会产生安装麻烦、成本高、不便于维护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设备唯一编码配对和网络识别卡配对的PLC组网方法,通过空调室内机设备唯一编码与空调室外机物理地址配对,并采用识别卡实现室内机和线控器的配对相结合的组网模式,可实现零干预完成空调室内外机以及线控器的组网,能够节省施工成本、物料成本、调试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过设备唯一编码配对和识别卡配对的PLC组网方法,该PLC组网方法包含以下进程:
S1:监控器将空调室外机物理地址信息、对应的空调室内机身份识别ID和对应的线控器设备唯一编码组合生成的网络编码发送给空调室外机CCO;其中,空调室外机物理地址信息和空调室内机设备唯一编码形成内外机配对表;
S2:监控器向所有的空调室外机CCO广播开机密码和内外机配对表,相应的空调室外机CCO获取密码信息,完成空调室外机CCO和对应的空调室内机的组网;
S3:将线控器的空白识别卡插入到空调室外机CCO,使线控器的空白识别卡上形成有网络编码信息码,同时使该线控器的空白识别卡上形成有由空调室内机设备唯一编码和线控器设备唯一编码组成的室内机-线控器配对表;
S4:将识别卡再插回至线控器,线控器接入到PLC网络,同时完成空调室内机和线控器之间的配对。
优选地,所述监控器上设置PLC模块,通过该PLC模块接入PLC网络,并通过监听搜集获取空调室外机物理地址信息、每个空调室内机的设备唯一编码和每个线控器的设备唯一编码。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还包含以下过程:将空调室外机与各个空调室内机的配对对应关系作为白名单存入到所述PLC网络中。
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识别卡采用Flash卡,且空调室外机的主板设置为具备通过SPI烧写Flash卡的功能。
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S31、将线控器外壳上的卡插槽中的Flash卡取出;
S32、将所有线控器的Flash卡一张张插入空调室外机的卡插槽中,通过空调室外机的主板分别对每张Flash卡进行烧写,在每张Flash卡上形成网络编码和室内机-线控器配对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物麒科技有限公司;重庆物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物麒科技有限公司;重庆物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15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