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崩塌防治工程自适应支撑结构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91492.5 | 申请日: | 2018-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9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 发明(设计)人: | 梁炯;张勇;石胜伟;蔡强;谢忠胜;周云涛;程英建;李壮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E04H9/14 | 分类号: | E04H9/14 |
| 代理公司: | 四川君士达律师事务所 51216 | 代理人: | 芶忠义 |
| 地址: | 61008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垫板 自适应 危岩体 支撑柱 顶撑 崩塌 支撑结构 凹腔 防治 财产安全 施工周期 灾害影响 扰动 施工 灵活 安置 治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崩塌防治工程自适应支撑结构及方法,该结构包括第一钢垫板、支撑柱、第二钢垫板和自适应顶撑,所述的第一钢垫板安置在危岩体凹腔的底部,所述的支撑柱坐落于第一钢垫板上,在支撑柱的顶部固定有第二钢垫板,所述的自适应顶撑固定于第二钢垫板上,自适应顶撑的顶部接触危岩体凹腔顶部。本发明为崩塌防治工程,提出了一套合理有效的方法。其具有施工简便、施工周期短、对危岩体扰动小、施工范围灵活多变,又能达到永久治理的效果,保障了灾害影响范围内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质灾害崩塌防治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崩塌防治工程自适应支撑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危岩崩塌是我国西部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具有分布广、规模大、突发性强、难预测性等特点。尤其我国川东地区广泛发育白垩系砂泥岩、侏罗系地层。因砂、泥岩强弱差异风化导致危岩体凹腔的形成。据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最新统计数据,川东地区发育10万余个危岩体灾害点;威胁9万户80余万人;威胁财产高达200亿元。仅重庆市万州区的太白岩存在危岩体就有200余个、天生城又300余个,直接经济损失近数亿元。同样川东地区的广元市旺苍县,旺苍县发育危岩体灾害点2500处;威胁人口约13000余人,直接经济损失近30180万元。崩塌灾害严重影响交通、建构筑物、威胁人员生命财产等,崩塌灾害工作任重道远。
目前,常规支撑柱工程是:浆砌块石结构凹腔封填;混泥土砂浆凹腔封填;钢管混凝土结构凹腔封填。传统的方法具有以下几点的不足:
1)实际中,很多支撑柱位置是当地居民上下山的必经之路。由于常规支撑柱结构庞大、占地面积较广,设计者为了保留交通通道,往往支撑柱设计位置过于靠近岩壁,没有支顶于岩体重心外侧,还有进一步倾倒或坠落的可能。
2)由于上部岩体稳定性较差,在常规支撑柱平整基础时对危岩体进行扰动过大,对凹腔内施工人员危害极大。进而导致常规支撑柱施工偏于草率,支撑柱没有紧贴上部危岩体,而是过后采用水泥砂浆表面摸浆,内部为空。
3)常规支撑柱基础不够深,由于植被根系发育、动力等因素基础容易失稳。
针对常规支撑柱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由分段式钢管高压注浆、利用植筋技术、采用液压千斤顶和高压混凝土泵等手段相结合的自适应、可调试支撑柱产品,其具有重要实用价值,并对地质灾害减灾科学研究有积极推动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崩塌防治工程自适应、可调试的支撑柱结构及方法,该方法降低施工期间对凹腔内部的扰动、缩短施工时间,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由于具有扰动小、施工快的特点,能胜任崩塌灾害快速治理;又具有防火、防腐蚀,和防扰动的特点,能达到永久治理的效果。
本发明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一种崩塌防治工程自适应、可调试的支结构,通过安装自适应不同角度的顶撑,减少平整凹腔顶部时给危岩体带来的扰动;安装自锁螺纹伸缩控制的支撑柱,实现其长短的可调试性,解决传统支撑柱工程没有紧贴上部危岩体的问题。
具体的,本发明一种崩塌防治工程自适应支撑结构,包括第一钢垫板、支撑柱、第二钢垫板和自适应顶撑,所述的第一钢垫板安置在危岩体凹腔的底部,所述的支撑柱坐落于第一钢垫板上,在支撑柱的顶部固定有第二钢垫板,所述的自适应顶撑固定于第二钢垫板上,自适应顶撑的顶部接触危岩体凹腔顶部。
所述的支撑柱为多节螺旋钢管组装形成,所述的螺旋钢管之间通过自锁螺纹连接固定。
所述的螺旋钢管靠近顶部的外壁在相应的位置焊接有短钢筋,用于千斤顶作用于螺旋钢管升降操作,以及制模后浇筑保护层厚度,所述的螺旋钢管的管壁上均匀设置有出浆孔。
所述的支撑柱底部与第一钢垫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所述的第一钢垫板通过植筋技术固定于危岩体凹腔底部。
所述的支撑柱底部设置有贯穿其管壁的注浆孔,用于高压注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14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限位套筒U型软钢阻尼器
- 下一篇:电杆拉线制作一体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