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葡萄根系侧冻的栽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90110.7 | 申请日: | 2018-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5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史祥宾;王海波;刘凤之;王孝娣;冀晓昊;王小龙;郑晓翠;王志强;王宝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7/02 | 分类号: | A01G17/02 |
代理公司: | 葫芦岛天开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0 | 代理人: | 魏勇 |
地址: | 125100 辽宁省葫芦***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植沟 葡萄根系 回填 栽植 苗木 填土 开挖 塑料薄膜 表土回填 秸秆杂草 苗木定植 行间土壤 表土 放入穴 黑地膜 混合土 抗老化 种植穴 抖动 土堆 肥土 根颈 根系 灌水 平齐 透水 修补 肥料 取出 铺设 | ||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抑制葡萄根系侧冻的栽植方法。该方法通过定植沟开挖:按深80cm和宽80‑100cm的标准开挖定植沟,先取0‑20cm表土取出放置一侧,再取20‑80cm底土放置另一侧。定植沟回填:首先在定植沟的两侧铺设抗老化塑料薄膜;然后取20cm厚的秸秆杂草回填到定植沟最底部,再将定植沟20‑60cm深度采用肥土混合土回填,最后在定植沟10‑20cm深度用表土回填;回填完后灌水沉实,形成深20cm的定植沟。苗木定植:首先视苗木大小,挖直径30‑40cm、深20‑40cm的穴,根据需要选择肥料,填土并形成锥形土堆;然后将苗木放入穴内;当填土超过根系后,提起苗木抖动;栽植深度一般以根颈处与地面平齐为宜;栽完后灌一次透水,用行间土壤修补平种植穴并覆黑地膜。本发明能够抑制葡萄根系的侧冻。适宜作为抑制葡萄根系侧冻的栽植方法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的是农业领域的葡萄栽培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抑制葡萄根系侧冻的栽植方法。
背景技术
据国际粮农组织(FAO)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葡萄栽培总面积已经达到84.06万公顷,产量1476.30万吨。自2011年起我国鲜食葡萄产量已稳居世界首位,从2014年起葡萄栽培面积已跃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葡萄生产大国。
但最低温度低于-15℃的地区冬季均需要埋土防寒以保证葡萄的正常越冬。而埋土防寒时取土位置离主干较近,根系露出地表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常年浅施和撒施等不合理施肥方式导致根系上浮,取土位置土壤疏松导致根系横向生长等因素导致了我国埋土防寒地区葡萄根系侧冻现象普遍存在。春季葡萄萌芽晚、发芽不整齐、前期黄化等问题均与根系冻害有关,长期冻害会导致树势减弱,树体营养下降,老化加快。
因此,研发抑制根系侧冻的栽培管理技术对埋土防寒区葡萄的优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抑制葡萄根系侧冻,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抑制葡萄根系侧冻的栽植方法。该方法通过挖掘定植沟,在定植沟两侧铺设抗老化塑料薄膜,然后定植沟回填和苗木定植的方法,解决葡萄根系侧冻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在定植沟两侧铺设有抗老化塑料薄膜,定植沟由底到顶依次铺设有秸秆或杂草、农家肥与表土混合土、表土,在定植沟内栽植有葡萄苗木。
定植沟开挖:在葡萄定植前,按深80cm和宽80-100cm的标准开挖定植沟,定植沟长度根据葡萄定植行的设计长度而定;开挖时,先将0-20cm表土取出放置一侧,再取20-80cm底土放置另一侧;两定植沟的间距4-8m;
定植沟回填:首先在定植沟的两侧铺设抗老化塑料薄膜阻止根系横向延伸;然后取20cm厚的秸秆杂草回填到定植沟最底部,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深扎;再将定植沟20-60cm深度采用从定植沟和行间挖出的0-20cm表土与优质腐熟农家肥10-15m3搅拌混匀构成混合土回填;最后在定植沟10-20cm深度用从定植沟和行间挖出的0-20cm表土回填;回填完后灌水沉实,形成深20cm的定植沟;
苗木定植:首先视苗木大小,挖直径30-40cm、深20-40cm的穴,根据需要选择有机肥,如有商品性有机肥每穴添加1-2锨,如土壤偏酸或偏碱,可适当添加校正有机物料或各种复合肥,将其填入穴中,踏实,并形成锥形土堆;然后将苗木放入穴内,将根系舒展放在土堆上,并填土;当填土超过根系后,轻轻提起苗木抖动,使根系周围不保留空隙;继续填土直至穴填满后,踩实,栽植深度一般以根颈处与地面平齐为宜;嫁接苗定植时短砧也要至少露出土面5cm,避免接穗生根;定植苗木时使栽植行内的苗木保持一条直线,以便耕作;
栽完后灌一次透水,待水下渗后,修补平种植穴并覆黑地膜,保湿并免耕除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01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漆树与油桐树套种抗病害方法
- 下一篇:一种紫葡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