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锰高镁Al-Si铸造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89900.3 | 申请日: | 2018-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3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林;毕常兰;张利;赵玉华;王继杰;刘春忠;国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1/04 | 分类号: | C22C21/04;C22C1/03;C22C1/06;C22F1/043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10136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锰高镁 al si 铸造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高锰高镁Al‑Si铸造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合金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含Si 6.0~8.5%,Mg 0.65~1.5%,Mn 0.25~0.75%,Ti 0.08~0.25%,Be≤0.2%,Zn≤0.5%,Cr≤0.5%,Zr≤0.5%,余量为Al和杂质;制备方法为:(1)按上述设定成分准备原料;(2)将铝锭加热熔化形成铝熔体,将其他原料加入铝熔体;(3)加入精炼剂进行精炼处理;加入变质剂进行变质处理;(4)除气后扒渣,静置后浇注成铸锭;(5)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本发明提高Mg含量促进了强化相MgSi的析出,提高了沉淀强化的效果;提高Mn含量,消除了因为提高Mg含量导致的共晶Si颗粒的分解和粗化温度降低的负面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及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锰高镁Al-Si铸造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Al-Si铸造合金具有良好的铸造工艺性能和气密性,可用于砂型、金属型铸造和压力铸造,是当前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铸造铝合金;它们还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可用于各种承受中等载荷的结构件和附件,以及耐腐蚀的零件。
Al-Si二元合金中添加Mg形成Al-Si-Mg系合金,Mg和Si结合形成Mg2Si相,能参与合金的固溶—沉淀强化,因而可通过热处理提高合金的机械性能;比如,ZL101和ZL101A,含有0.25-0.45wt%的Mg,具有显著的沉淀强化效应;进一步提高Mg含量,比如,ZL114A,Mg含量提高到0.45-0.6wt%,力学性能显著提高;根据这个规律,再进一步提高Mg含量,可以形成更多的强化相Mg2Si,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在Al-Si合金中,Mn被视为杂质元素;在国家标准“GBT1173-2013铸造铝合金”中,Mn的含量极限为0.1wt%;目前高镁和高锰含量的铝硅合金的研究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锰高镁Al-Si铸造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铝硅合金中引入较高的Mg和Mn,实现比现有亚共晶型Al-Si合金更高的力学性能,同时简化工艺步骤,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高锰高镁Al-Si铸造合金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含Si 6.0~8.5%,Mg0.65~1.5%,Mn 0.25~0.75%,Ti 0.08~0.25%,Be≤0.2%,Zn≤0.5%,Cr≤0.5%,Zr≤0.5%,余量为Al和杂质,所述杂质中,Fe≤0.5%,其它杂质元素总含量≤1.0%。
上述的高锰高镁Al-Si铸造合金的优选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含Si 6.5~7.5%、Mg0.8~1.25%、Mn 0.35~0.55%、Ti 0.1~0.25%、Be≤0.1%、Zn≤0.5%、Cr≤0.5%、Zr≤0.5%,余量为Al和杂质,所述杂质中:Fe≤0.5%;其它杂质元素总含量≤1.0%。
上述的高锰高镁Al-Si铸造合金的抗拉强度321~366MPa,延伸率5.2~5.9%。
本发明的高锰高镁Al-Si铸造合金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按上述设定成分准备原料;所述原料为铝锭、镁锭、锌锭、锰添加剂、钛添加剂、锆添加剂、铝锰中间合金、铝钛中间合金、铝锆中间合金、铝硅中间合金、铝铬中间合金、铝铍中间合金、金属硅或铝硅中间合金;2、将铝锭加热熔化形成铝熔体,温度控制在700~800℃,将其他原料加入铝熔体中,至全部原料熔化后,搅拌均匀,形成合金熔体,温度控制在700~800℃;
3、向合金熔体中加入精炼剂进行精炼处理;然后向合金熔体中加入Al-10Sr变质剂进行变质处理,加入量为铝合金熔体总重量的0.1~0.5%;
4将经过变质处理的合金熔体除气后扒渣,再在700~800℃静置15~25min,使熔体中的杂质沉淀或上浮,然后浇注成铸件;
5、将铸件进行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制成高锰高镁Al-Si合金铸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未经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99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