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可降解香烟过滤嘴的生产加工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189784.5 | 申请日: | 2018-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3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姜发堂;陈茜;钱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力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4D3/02 | 分类号: | A24D3/02 |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董路;王敏锋 |
| 地址: | 430068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降解 香烟 过滤嘴 生产 加工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可降解香烟过滤嘴的生产加工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机架、配料罐、低温操作室、熟化腔、储料罐、加压机构、冷冻定型机构、制冷机构、输送机、切割机构、速冻库和真空冷冻干燥舱。冷冻定型机构包括冷冻腔和定型管,储料罐位于最上方,冷冻腔位于储料罐的下方,定型管上端与储料罐出料口连接,定型管下端位于冷冻腔进料口的正上方,切割机构位于冷冻腔的下方,物料管道入口与配料罐连通,物料管道穿过熟化腔,物料管道出口与储料罐连通,加压机构与储料罐连接,制冷机构与冷冻腔连接,输送机位于切割机构的下方。该装置结构精妙,能够实现大规模的连续化生产。该生产加工方法依托于上述装置构成,操作方便,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香烟过滤嘴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可降解香烟过滤嘴的生产加工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数百年之前,就有卷烟的存在,吸烟者吸烟是因为他们对尼古丁上瘾。流行病学和科学研究统计表明,人类的健康正在备受危害,罪魁祸首就是吸烟。香烟烟气中的主要成分有一氧化碳、烟碱、焦油、苯酚、巴豆醛和苯并芘等,这些都是对人体有着极大危害的物质。对全球范围而言,短时间内要从卷烟的生产和烟草的种植上彻底地对香烟的销售和生产进行禁止是不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庞大的香烟产业与其依附产业的经济利益是不可替代的,另外烟民的需求也致使完全禁止比较困难。因此,努力减少香烟燃烧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已迫不及待。
美国医学研究所鼓励开发烟气中有害物质较少的卷烟,以期望于减小香烟带给人们疾病和其它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危害。其中香烟过滤嘴的改进是降低香烟有害成分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过滤嘴棒作为吸烟者与主流烟气之间的桥梁,不仅起到装饰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减少吸烟时入口的烟雾、焦油和燃烧时产生的悬浮粒子,亦可减少烟的有害性和入口的烟草。
目前市场上卷烟过滤嘴棒材料是醋酸纤维、聚丙烯纤维及其改性产品,其中醋酸纤维滤嘴在全球卷烟市场中占有最大的份额(约68%),聚丙烯滤嘴所占份额其次(约21%)其存在生产过程复杂、成本高、化学物质残留等缺点,而且抽吸后的废弃物难以生物降解,对环境造成污染。新开发的陶瓷嘴棒和蚕丝嘴棒也存在一些缺陷而难以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在已知的方法中,CN104585878、CN1826061A、CN106102486等专利利用醋酸纤维或/和聚丙烯纤维的丝束捆通过喷嘴压缩捆包的形式将其提供给滤芯卷绕机,再在滤芯上包上一层或多层材料用于增强过滤嘴性能,但是这两种纤维材料都难以生物降解,对环境造成污染。
近年来,也有些专利如CN1399923A、CN104905409A等是将甲壳质、玉米淀粉等天然材料添加入醋酸纤维中做香烟过滤嘴,这些天然材料的添加可以有效提高香烟过滤嘴的吸附性能同时还能提高其生物降解性,但依旧不能使过滤嘴完全降解。
本发明的申请人已申请的发明专利“植物多糖香烟过滤嘴及制备方法”(ZL201110231849.6),该专利中的过滤嘴是以魔芋多糖为基料制成的香烟过滤嘴,该过滤嘴由于是天然多糖为主材料,因此生物降解性能较好,可以自然降解,对环境不会造成污,且滤嘴过滤综合性能较好,但该专利没有提出特定的生产工艺装备方案,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通过这些不同的过滤嘴制造方案可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就强烈需要开发一种可以降解的过滤嘴材料,同时为适应现代化大生产需求,急需要一种既可以连续化大生产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的过滤嘴的方法和装置。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可降解香烟过滤嘴的生产加工装置及方法,该装置结构设计巧妙、合理,能够实现大规模的连续化生产。
该生产加工方法操作方便,安全,环保。
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力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力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97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