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猪StAR基因5-bp重复缺失多态性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188401.2 申请日: 2018-03-07
公开(公告)号: CN108410997B 公开(公告)日: 2021-06-22
发明(设计)人: 潘传英;张阳海;周童;张雪莲;崔洋;陈瑞 申请(专利权)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C12Q1/6888 分类号: C12Q1/6888;C12N15/11
代理公司: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代理人: 范巍
地址: 712100 陕***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公猪 star 基因 bp 重复 缺失 多态性 检测 方法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公猪StAR基因5‑bp重复缺失多态性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以待测公猪全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StAR基因片段,随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根据电泳结果鉴定StAR基因在NC_010457.5:g.5524‑5528位点存在5‑bp重复缺失多态性。StAR基因5‑bp重复缺失多态性不同基因型分别与15日龄和40日龄大白猪公猪的睾丸长轴长、睾丸短轴长和睾丸重等繁殖性状之间显著相关。本发明提供的检测公猪StAR基因插入/缺失的方法,可在公猪繁殖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应用,有利于快速建立繁殖性能优良的公猪遗传资源群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与家畜育种领域,涉及基因插入/缺失(indel)的检测,特别涉及一种快速、准确检测公猪StAR基因NC_010457.5:g.5524-5528位点5-bp重复缺失多态性的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家畜尤其是猪(Sus scrofa)的消费需求越来越高,生猪养殖产业得以飞速发展。中国是猪肉消费大国,猪肉占肉类消费总量的60%以上。据相关数据统计,在中国,每一年人均猪肉消费量约59公斤,意味着中国消费者的猪肉消费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因此,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种质资源是供给充足猪肉的保障。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使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技术提高猪的经济性能成为了当前育种的研究热点。通过研究猪基因组遗传信息,寻找与繁殖性能、耐受力、肉品质、饲料转化率等性状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并将这些基因多态信息应用在猪分子育种领域,有利于培育和改良出更多具有优良经济性能的品种。

MAS技术是随着遗传学的发展而诞生的,利用DNA水平的选择来代替传统育种以表型为基础的选择,进行目标基因以及全基因组筛选,获得期望的个体。目前被广泛应用的DNA分子标记主要有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简单重复序列标记、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及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ndel)等。

Indel是指在基因组的某个位置上所发生的小片段序列的插入或者缺失,其长度通常在50bp以下。Indel多态性分子标记是基于插入/缺失位点两侧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的标记,其本质仍属于长度多态性标记。Indel通过改变DNA序列影响相关因子与DNA的结合,或影响DNA转录后的mRNA序列,又或影响mRNA剪接位点等方式影响基因正常表达。在已知的Indel序列中,只有一小部分长度位于基因编码区域,这些序列大多会直接影响基因转录和翻译;有些位于启动子区的Indel则可以改变DNA序列的相位与间隔,影响相关因子的结合;而出现在转录因子结合区域或者增强子区域的Indel,可能会抑制甚至终止基因表达。

2008年,南京大学田大成教授课题组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真核生物中插入/缺失增加其周围序列的突变率》中提出了“Indel诱变假说”。他们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对人、黑猩猩、恒河猴、小鼠、果蝇、水稻和酿酒酵母等不同类别生物的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发现Indel两侧的碱基点突变出现的频率较其他区域要高的多,即Indel会引起其周围基因一系列的变异。该研究表明Indel是诱导生物遗传变异的源头,在生物进化中扮演重要角色。

与分型系统复杂的SNP标记相比,Indel检测简单便捷,对仪器设备和技术要求较低,在电泳技术平台上即可进行;与SSR标记相比,Indel标记的扩增产物带型清晰简单,其稳定性和产物分离效果均明显优于SSR标记。Indel作为新一代的分子标记,因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多态性丰富及成本低、技术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畜禽遗传育种的多态性分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84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