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耐热传送带覆盖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88295.8 | 申请日: | 201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6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史闵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甫众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00 | 分类号: | C08L7/00;C08L11/00;C08K13/06;C08K3/36;C08K9/06;C08K3/34;C08K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魏秀莉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送带 覆盖胶 耐热 炭黑 制备 改性聚氨酯树脂 松香甘油酯 补强填料 复合树脂 抗静电剂 氯丁橡胶 耐热性能 天然橡胶 促进剂 防老剂 硬脂酸 重量份 阻燃剂 硫磺 称取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耐热传送带覆盖胶材料,按重量份称取以下成分:天然橡胶50‑70份,氯丁橡胶35‑50份,硬脂酸1‑3份,促进剂TMTD1.5‑2.5份,防老剂RD2‑4份,ZnO为5‑10份,硫磺1‑3份,炭黑N330为10‑20份,炭黑N770为10‑15份,阻燃剂5‑12份,抗静电剂2‑5份,补强填料15‑40份,复合树脂15‑25份,松香甘油酯改性聚氨酯树脂10‑20份。本发明制备的传送带覆盖胶强度高,耐热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输传输带,具体涉及一种高强耐热传送带覆盖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橡胶输送带是现代化建设中常用的运输工具,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煤炭、矿山、港口、建材、机电、轻工、纺织、农业、汽车等各行各业,对于整个社会的工业、物流、运输等行业带来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输送带行业与工农业生 产及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及科 技进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输送带有骨架材料和覆盖胶组成,覆盖胶负责输送带内部粘合作用,将输送带内部紧密结合起来。覆盖胶需具备较好的耐磨性、耐撕裂性、耐冲击性,还需具备良好的耐酸、耐碱、耐热等性能,覆盖胶主要由乙丙橡胶[2] 、天然橡胶、丁苯橡胶等橡胶原材料和其他配合剂组成。从最近几年的使用情况看,橡胶输送带的使用性能在不断降低,给运输过程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这是由于在输送带使用过程中,覆盖胶持续受到形状各异的散装固体物料冲击和摩擦,当磨损到一定程度,就将影响整个输送带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度高,耐热性能好的传送带覆盖胶。
技术方案:一种高强耐热传送带覆盖胶材料,按重量份称取以下成分:天然橡胶50-70份,氯丁橡胶35-50份,硬脂酸1-3份,促进剂TMTD1.5-2.5份,防老剂RD2-4份,ZnO为5-10份,硫磺1-3份,炭黑N330为10-20份,炭黑N770为10-15份,阻燃剂5-12份,抗静电剂2-5份,补强填料15-40份,复合树脂15-25份,松香甘油酯改性聚氨酯树脂10-20份。
进一步的,所述补强填料为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和硅烷偶联剂改性绢云母粉。
进一步的,所述阻燃剂为阻燃剂TBC,三氧化二锑或氢氧化铝中的任两种的组合物,所述抗静电剂为乙炔炭黑和抗静电剂SN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正硅酸乙酯、无水乙醇、盐酸及硅烷偶联剂均匀混合后,在55℃下恒温水解 6h得到溶胶,然后加热蒸发得凝胶,凝胶在65℃恒温下烘干得白色粉体,研磨过400 目筛,其中正硅酸乙酯:无水乙醇:硅烷偶联剂的摩尔比为8:32-40:1-2,盐酸的浓度为0.lmol/L 。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树脂的制备方法为将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过氧化苯甲酰,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疏水改性乙基纤维素混合,在70℃的恒温水浴锅中搅拌,反应5h得到白色树脂,洗涤烘干至恒重。
上述一种高强耐热传送带覆盖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在开炼机中首先加入天然橡胶和氯丁橡胶并塑炼,依次加入硬脂酸,ZnO,促进剂TMTD,防老剂RD,炭黑N330,炭黑N770,阻燃剂,抗静电剂,然后割刀4-6次,薄通3-4次,使助剂分散均匀;
S2. 再加入补强填料,复合树脂,松香甘油酯改性聚氨酯树脂,硫磺,再割刀3-4次、薄通3-4次;
S3. 最后进行硫化,温度为130-150℃,时间为5-12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甫众塑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甫众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82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