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墙面开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87559.8 | 申请日: | 201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8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曹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颖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面 修补 电钻 玻璃钢树脂 防水功能 表面层 打眼 玻纤 腻子 丝绵 施工 填充 购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墙面开裂的新方法,采用电钻打眼,利用玻璃钢树脂、玻纤丝绵填充修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连接强度高;经济实惠;材料购买方便;修补方法简单,便于普通工人常规施工;增强墙面的防水功能;表面层缝口小,不影响墙面后序腻子和墙纸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处理墙面开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墙面开裂影响使用、影响美观装饰效果,大小装饰公司、土建单位、业主一直纠结,这些墙面开裂的有顶面楼板(混凝土地面)、墙面(内外),引起开裂的原因比较多,分析如下:
一、混凝土开裂:钢筋分布、模板支撑、凝固强度达不到要求,拆模过早,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的配比不合理、伸缩缝及沉降缝设置不合理,保护措施不合理,保养不及时等;
二、地面局部荷载,受力不一;地面超重超高材料堆放,地面局部机械安装,临时大型汽车碾压等;
三、墙面开裂走势比较多,横向的、竖向的、斜向的都有;原因如下:
1、砖与混凝土的,拉力筋设置不合理;
2、梁下口横向裂缝,填补墙面工艺不合理、干燥、收缩时间不合理;
3、墙面竖向裂缝,缝口砂浆的强度占主要因素;砂浆的强度根据砖的强度来计算配置,缝口的砂浆应满足一定的强度,能把砖与砖的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共同承受压力;
4、砌筑砂浆的强度不够,则砖与砖之间的连接强度自然就会下降,导致墙体开裂;
5、砖未合理泡水,乃至没有泡水,砂浆的水分被砖吸去,导致烧浆发白,砂浆失去强度;
6、砌筑墙面结束后,未按要求保养;
7、墙面野蛮施工,任意敲打引起的;
8、墙面开槽布管时,未按施工工艺施工的;
9、新增加的墙面与原墙面材料不一样,材料收缩不一引起的;
10、后补的缝口砂浆不密实,未按施工工艺挂网处理等。
一般开裂,不是装修工艺造成的,所以不主张刚竣工的新居立马就开始装修,要弄清抹灰层是何时完工的,因为水泥砂浆的收缩有一个周期:一百多天。所以一般选择一年后进行裂缝处理。
市面上一般采用乳胶腻子填补,而后粘贴高强度尼龙网带,再用乳胶腻子填补,或贴各种缝口带,或采用钢丝网连接缝隙,水泥砂浆找平,再重复以上步骤。也有采用胶泥的,胶泥一般用于灌注伸缩缝,不能渗透于墙体之中,干燥后具有一定韧性。这些修补方法并不能真的解决问题,往往一段时间过后还会继续开裂,有的甚至会影响表面涂料施工,易起层剥落。这些问题,要分开处理,所用材料,必须能渗透混凝土或墙体砂浆、砖,有效的把他们连接在一起,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强度,才能解决缝口开裂,因此,发明了墙体裂缝修补的新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处理墙面开裂的新方法,能够有效的连接墙体裂缝,防止再裂缝。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处理墙面开裂的方法,其创新点在于:采用电钻打眼,利用玻璃钢、玻纤丝绵填充修补的步骤;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墙面开裂的具体步骤为:
1.准备材料及工具:
材料:191树脂胶、固化剂、促进剂、玻纤丝绵、石粉;
用具:电锤、转头10*300MM、12*350MM、空压机、长嘴枪、剪刀、胶桶、针筒、长镊子;
2.打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颖,未经曹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75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