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构化环境下无人驾驶车辆的路径规划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187540.3 | 申请日: | 2018-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97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 发明(设计)人: | 孙宏滨;吴金强;马荣波;王潇;辛景民;郑南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G01C21/34 |
| 代理公司: | 61215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震国 |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驾驶车辆 路径规划 结构化 局部规划 路况分析 规划 舒适性 无人车 换道 车道 行驶 更新 决策 保证 | ||
1.一种结构化环境下无人驾驶车辆的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定位;
首先加载全局地图数据,然后读取本车状态信息,最后找出离本车距离最短的全局路径点作为全局定位点;
步骤S2、当前车道路况分析;
第一、由传感器获取交通场景信息即障碍物信息,交通标志信息,车道线信息;第二、判断所获取的交通场景信息是否需要完整重规划,如果是,转到步骤S3完整重规划,否则,转到步骤S4,更新局部规划结果;
步骤S3、完整重规划;
步骤S301、换道分析获取无人车与前后车辆的纵向距离,速度和加速度,计算得出无人车在当前交通场景下是否可以换道,具体地:
首先,以车自身为中心,将车前后划分为9个子区域,编号从左到右,从上至下分别为A1、A2…A9,其中车自身可能处于的区域有A4、A5和A6,符号表示为Ac∈{A4,A5,A6},障碍物可能处于除Ac区域外的任意区域,符号表示为Ao∈{A}and Ao≠Ac,A为全集,包括所有子区域;
向左换道分析如下,实验车处于区域A5;
①.从感知模块获取A2区域最近车辆信息,速度记为Vo2,加速度记为ao2,如果Vo2大于实验车速度Vc,或者仿真两秒后的速度Vo2+2×ao2大于Vc,则认为当前车道可正常行驶,选择跟随,保持当前局部路径;
②.若步骤①中的判断结果为否,则判断A4区域是否被占据,如果是,选择跟随,保持当前局部路径;
③.若步骤②中判断结果为否,则判断A1区域是否被占据,如果是,且满足条件Vo1小于Vc且Vo1+2×ao1小于Vc,则选择跟随,保持当前局部路径;
④.若区域A1没有被占据,或者满足条件Vo1大于Vc或Vo1+2×ao1大于Vc,则判断A7区域是否被占据;
⑤.若步骤④中A7区域没有被占据,则选择代价最小的候选路径;
⑥.若步骤④中A7区域被占据,则判断Vo7×2+2×ao7是否大于dis+Vc×2,dis为A7区域车头到实验车尾部的纵向距离,2为仿真时间,若是,则选择跟随,保持当前局部路径,否则,选择代价最小的候选路径;
步骤S302、模板生成:采取五次样条插值算法,结合车辆运动学模型,生成31条备选路径,这31条备选路径的集合,称为模板,具体地:
满足以下公式:
根据简单自行车运动学模型建立车辆状态模型S=[x,y,θ,δ,v]T,其中S为车辆运动状态,x,y是车后轴中心相对于全局坐标原点的横向坐标和纵向坐标,θ为车辆朝向角,δ为车前轮转角,v为车当前速度,L为自行车前轮中心到后轮中心的距离,分别为x、y、θ对时间的一阶导数;
采用五次样条插值方法生成候选路径,候选路径上的点的x坐标应当满足以下公式:
a、b、c、d、e和f是五次样条的系数,s为车移动的距离,这里的x不是对时间t求导,而是对车移动距离s求导,公式推导如下:
dx/dt=vcosθ
ds/dt=v
首先,获取车辆自身状态S(x0,y0,θ0,δ0,v0),作为样条函数的起始条件,代入公式(*),得方程组:
其中θ0’=tan(δ0)/L;
然后,将局部路径终点信息,记为(xse,yse,θse),作为终点条件,代入公式(*),得方程组:
整理方程组后写成AB=C矩阵方程形式:
其中
A=[a b c]
C=[sin(θ0)θ0'se2/2-cos(θ0)se-x0+xse sin(θ0)θ0'se-cos(θ0)+cos(θse) sin(θ0)θ0']
通过矩阵求逆运算A=CB-1求出矩阵A的值,于是求得了五次样条所有系数a、b、c、d、e和f,最后,根据五次样条函数计算所有候选路径点的x坐标;
以相同的方法,计算候选路径点的y坐标;
根据候选路径每个点的x坐标和y坐标,生成从实验车自身出发到局部路径终点的一条候选路径,然后将终点集合的其他终点分别作为终点条件生成其他的候选路径,最后产生的候选路径集合,即模板;
步骤S303、备选路径选择:计算每条备选路径的代价,采用代价最小的备选路径更新局部规划结果,具体地: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左边15条候选路径的代价,找出代价最小的备选路径:
若侯选路径遇障,则代价为无穷大,不参与上述公式计算,其中(xc,yc)为车自身坐标,(xi,yi)为候选路径终点坐标,i取值范围为1到15,I代表候选路径序号;
步骤S4、更新局部规划结果;
更新局部规划结果适应交通场景的不断变化,包括速度设定和更新当前局部路径和拓展轨迹两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754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