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测试岩石扰动-松弛效应的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85252.4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0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梁书玲;娄培杰;李成杰;潘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34;G01N3/24;G01N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付继德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试 岩石 扰动 松弛 效应 实验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试岩石扰动‑松弛效应的实验装置,包括,控制壳,控制壳顶面上固定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两侧分别固定有一块固定板,两块固定板之间由下至上依次设有:装载组件、加载组件,固定板内侧设有滑槽;固定板内侧固定有第二感应板,第二感应板上固定有第二行程开关;第四装载板上设有第一行程开关,当第三装载板下降达到预设位置时,第三装载板触发第一行程开关,使升降电机停止转动。本发明能够实现对试样进行三轴加压、加围压,由此可以测试试样的抗剪强度、抗压强度、模拟岩石的围压环境。本发明能够通过砝码施加扰动,且可以根据转盘转动角度计算出施加的扰动力,十分利于实验研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测试岩石扰动-松弛效应的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土木工程和采矿等领域中,研究岩石的力学性能是十分必要的,其能够帮助设计者进行工程设计,从而保证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消除安全隐患。
目前岩石的力学性能研究主要集中在: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围压、弹性、弹性后效、扰动、松弛等,其能从各个方面反映岩石的力学性能。从而为设计者提供有效参考或研究。
现有技术中已有相关的测试装置,如公开号为CN107221236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记载的一种岩石扰动发生机构及其松弛-扰动综合实验装置,但是这种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其能进行的扰动力度偏小,在需要大力度的扰动实验中无法满足需求。而且其采用瞬间冲击进行扰动,无法满足需要扰动时间较长的实验。
因此,申请人提出一种用于测试岩石扰动-松弛效应的实验装置,其用于测试岩石的扰动、松弛效应,且能够提供大力度,较长时间的扰动。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测试岩石扰动-松弛效应的实验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岩石扰动-松弛效应的实验装置,包括,控制壳,所述的控制壳顶面上固定有第一隔板,所述的第一隔板两侧分别固定有一块固定板,两块固定板之间由下至上依次设有:装载组件、加载组件,所述的固定板内侧设有滑槽;
所述的固定板内侧固定有第二感应板,所述的第二感应板上固定有第二行程开关,当第三装载板上升达到预设位置时,第二装载板触发行程开关,使升降电机停止转动;
所述的第四装载板上设有第一行程开关,当第三装载板下降达到预设位置时,第三装载板触发第一行程开关,使升降电机停止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隔板上固定有回油泵、油泵、复位电机、油箱组件、升降电机,
所述的油泵进口与油箱组件内的液压油连通、出口与增压泵进口连通,增压泵出口与第一换向阀进口连通,所述的第一换向阀其中一个出口与稳压罐进口连通,所述的稳压罐上设有用于测量其油压的第一压力表;
所述的第一换向阀另一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二换向阀进口连通,所述的第二换向阀的三个出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液压油缸、液压胶囊、密封腔连通,且所述的第一换向阀与第二换向阀之间设有检测它们之间油压的第二压力表;
所述的固定板顶部与第二隔板连接固定,所述的第二隔板上固定有增压泵、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稳压罐,所述的第二隔板上固定有顶壳;所述的顶壳顶部为顶盖。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加载组件,包括液压油缸,顶盖内侧与液压油缸顶部安装固定,所述的液压油缸的伸缩轴穿过第二隔板进入加压筒中,所述的加压桶内部设有加压腔,所述的加压腔底部设有密封腔,所述的密封腔内安装有密封圈,所述的加压腔内安装有液压胶囊;
所述的液压胶囊,包括,加圧板,所述的加圧板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密封安装槽,所述的密封安装槽与密封安装凸起密封装配,所述的密封安装凸起设置在加压囊上,所述的加压囊与加圧板之间构成加压仓,所述的加压仓通过第一加压连管一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52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