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85073.0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9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马永梅;郑鲲;张京楠;曹新宇;尚欣欣;叶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L23/12;C08L69/00;C08L71/12;C08L55/02;C08L59/02;C08L5/06;C08L5/08;C08L5/00;C08L33/02;C08L79/08;C08L61/22;C08K3/36;C08K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王明霞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料及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塑性聚合物和粘覆在热塑性聚合物颗粒表面的膏状粘覆物,粘覆物中含有质量比为1:5-100:0-50的纳米材料、液体介质和助剂,但助剂的质量不为0;粘覆物中的纳米材料为零维的纳米材料、一维的纳米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粘覆物中的纳米材料为非层状纳米材料;
所述混料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1)将纳米材料、液体介质和助剂混合,制得膏状粘覆物;
(2)用包覆物对粘覆物进行包覆,得到包覆的粘覆物;
(3)将包覆的粘覆物与热塑性聚合物混合,使粘覆物贴覆在热塑性聚合物颗粒表面,制得混料;
所述包覆物包括:丙烯酸酯乳液、水性聚氨酯乳液、氟碳乳液、松香树脂乳液、水性环氧树脂乳液、丁苯胶乳、天然胶乳、白胶乳、氯丁胶乳、羧基丁苯胶乳;
所述混料可通过加热进行熔融共混,用于制备纳米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料,其特征在于,粘覆物稠度为0-100 mm,但不为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混料,其特征在于,粘覆物中的纳米材料与热塑性聚合物的质量比为0.1-20:1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料,其特征在于,粘覆物中的纳米材料与热塑性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10:1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料,其特征在于,粘覆物中的纳米材料与热塑性聚合物的质量比为4: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抗老化剂,抗老化剂与热塑性聚合物的质量比为0.1:100~1:1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料,其特征在于,抗老化剂与热塑性聚合物的质量比为0.3:1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料,其特征在于,粘覆物中的纳米材料为纳米氧化硅,纳米氧化钛,纳米氧化锆,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镍、纳米金、纳米银、纳米硅、纳米碳、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管、纳米石墨、纳米硼粉、纳米硫、纳米氧化镧,纳米氧化钕、纳米氧化铒、纳米氧化铈、纳米氧化镨、纳米氧化钇、纳米氧化铕、纳米氧化钨、纳米碳化硅、纳米氧化碲、纳米氧化铌、纳米氧化铪、纳米氧化钼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料,其特征在于,助剂包括羧酸盐表面活性剂,硫酸酯盐表面活性剂,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磷酸酯盐表面活性剂,胺盐表面活性剂,季铵盐表面活性剂,杂环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天然水溶高分子,合成水溶高分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混料,其特征在于,液体介质的沸点低于热塑性聚合物的塑化温度,液体介质包括水。
11.一种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纳米材料、液体介质和助剂混合,制得膏状粘覆物;
(2)用包覆物对粘覆物进行包覆,得到包覆的粘覆物;
(3)将包覆的粘覆物与热塑性聚合物混合,使粘覆物贴覆在热塑性聚合物颗粒表面,制得混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依次将纳米材料和助剂加入至液体介质中并分散,制得粘覆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散方式包括超声、剪切、搅拌、球磨、胶体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材料和助剂的加入方式包括一次性加入和分批次加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507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