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碳钢奥氏体晶粒度的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84821.3 | 申请日: | 201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4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峥;牟祖茂;王德宝;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2 | 分类号: | G01N15/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243003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碳钢 奥氏体晶粒度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超高温 加热 保温 定量评价 惰性气体 高温条件 晶粒 抽真空 观察 坩埚 测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碳钢奥氏体晶粒度的测定方法,包括步骤:S1、将试样放置于超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坩埚内,抽真空后充入惰性气体;S2、对试样进行加热,且在加热至设定温度后进行保温,直至保温时间达到设定值;S3、通过超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高碳钢奥氏体晶粒度,并对高碳钢奥氏体晶粒度的大小进行测量。本发明的高碳钢奥氏体晶粒度的测定方法,通过高温金相的方式,在高温条件下,直接获得并观察高碳钢奥氏体晶粒度,并以此定量评价晶粒尺寸大小,评价结果的准确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微观组织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碳钢奥氏体晶粒度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奥氏体是钢中一种显微组织,一般为等轴的多边形晶粒,奥氏体晶粒大小将影响后续组织相变后组织的尺寸与结构,进而影响材料的机械性能。铁碳相图中奥氏体是高温相,存在于临界点A1温度以上,常温下只能观察到奥氏体冷却过程中相变后的组织,由于高碳钢在冷却相变过程中没有沿奥氏体析出足够并成网状分布的铁素体,因此常温下不能直接观察奥氏体晶粒尺寸,一般采用将试样重新奥氏体化并快速冷却获得马氏体组织,再进行化学浸蚀的方法,由于奥氏体晶界杂质元素偏多,一般情况下,与晶粒内部马氏体相比优先浸蚀,因此可以用化学浸蚀法获得奥氏体晶界。但是对于不同材质的金属材料,化学浸蚀方法并不完全适用,有时也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浸蚀效果。因此需要建立一种适用的测定高碳钢奥氏体晶粒度大小的试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碳钢奥氏体晶粒度的测定方法,目的是实现高碳钢奥氏体晶粒度大小的测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高碳钢奥氏体晶粒度的测定方法,包括步骤:
S1、将试样放置于超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坩埚内,抽真空后充入惰性气体;
S2、对试样进行加热,且在加热至设定温度后进行保温,直至保温时间达到设定值;
S3、通过超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高碳钢奥氏体晶粒度,并对高碳钢奥氏体晶粒度的大小进行测量。
在所述步骤S1中,需先对试样进行抛光,然后将试样放置于超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坩埚内,坩埚置于超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加热炉内。
在所述步骤S1中,惰性气体为氩气。
在所述步骤S2中,将试样加热至奥氏体化,所述设定温度为800~900℃。
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设定温度为850℃。
在所述步骤S2中,保温时间的设定值为300~600秒。
本发明的高碳钢奥氏体晶粒度的测定方法,通过高温金相的方式,在高温条件下,直接获得并观察高碳钢奥氏体晶粒度,并以此定量评价晶粒尺寸大小,评价结果的准确性高。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加热曲线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奥氏体晶粒观测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碳钢奥氏体晶粒度的测定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S1、将试样放置于超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坩埚内,抽真空后充入惰性气体;
S2、对试样进行加热,且在加热至设定温度后进行保温,直至保温时间达到设定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48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定位与表征球形微粒的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智能化洁净手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