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海洋生物防晒剂的防晒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84085.1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4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忻;梁勇;陈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8/9717 | 分类号: | A61K8/9717;A61K8/98;A61K8/44;A61K8/64;A61Q1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林玉芳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晒剂 防晒霜 海洋生物 波纹巴非蛤 小分子肽 氨基酸 菌孢 制备 防晒 复配 水相乳化剂 油相乳化剂 重量百分比 活性物质 抗紫外线 人体安全 性质稳定 原料成本 质量比 安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海洋生物防晒剂的防晒霜,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防晒霜主要包含以下组分:海洋生物防晒剂0.3‑0.5%、油相15‑25%、水相60‑80%、水相乳化剂2‑5%和油相乳化剂2‑5%;所述海洋生物防晒剂由类菌孢素氨基酸和波纹巴非蛤小分子肽按照质量比为(1‑9)∶(1‑9)的比例组成。本发明采用对人体安全无害的天然抗紫外线活性物质,以类菌孢素氨基酸和波纹巴非蛤小分子肽复配为海洋生物防晒剂,可降低防晒剂的用量,防晒剂的用量仅占0.3‑0.5%,就可达到高效防晒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防晒霜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通过类菌孢素氨基酸和波纹巴非蛤小分子肽复配,降低防晒剂的用量,所制备出的防晒霜具有安全无害、高效防晒效果、性质稳定的优点,同时也降低原料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晒乳,尤其涉及一种含有海洋生物防晒剂的防晒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紫外线,也称紫外线辐射,是电磁波中波长从200-400nm辐射的总称。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辐射主要来自太阳光,虽然太阳紫外线辐射在其全波段的辐射总量中仅约占8%,但对地球气候、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通常将其分为3个波段,分别是短波紫外线(UVC,200-290nm)、中波紫外线(UVB,290-320nm)、长波紫外线(UVA,320-400nm)。其中,UVC只能在个别高海拔的地区被检测到,对环境和动植物的生命活动影响很小。
对人类而言,适量的紫外线照射能够增强人的体质和抵御传染病的能力,可加速伤口的愈合,提高免疫力。但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然而,近年来,随着臭氧层不断被破坏,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辐射越来越强烈,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是引起皮肤老化和皮肤肿瘤的主要环境因素。人类皮肤所接触到的紫外线95%以上是UVA,UVA具有使细胞自由基生成和脂质过氧化的能力增强,这将影响真皮组织中的胶原及弹力纤维的生成,产生皮肤光老化。而UVB主要引起表皮层及真皮浅层的病变,产生日晒红斑、免疫系统下降及皮肤癌。所以,紫外线辐射是皮肤的一个重要致癌因素。
而现阶段人工合成的紫外线吸收剂虽然可以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但具有用量大、防晒效果差等缺点,且容易损害皮肤;所以,长期使用人工合成的紫外线吸收剂对生物体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天然抗紫外线活性物质制备的、安全无害、用量少且具有高效防晒效果的防晒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海洋生物防晒剂的防晒霜,该防晒霜安全无害、用量少且具有高效防晒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含有海洋生物防晒剂的防晒霜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含有海洋生物防晒剂的防晒霜,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防晒霜主要包含以下组分:海洋生物防晒剂0.3-0.5%、油相15-25%、水相60-80%、水相乳化剂2-5%和油相乳化剂2-5%;所述海洋生物防晒剂由类菌孢素氨基酸和波纹巴非蛤小分子肽按照质量比为(1-9)∶(1-9)组成。
优选的,本发明含有海洋生物防晒剂的防晒霜,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防晒霜主要包含以下组分:海洋生物防晒剂0.3%、油相15-25%、水相60-80%、水相乳化剂2-5%和油相乳化剂2-5%;所述海洋生物防晒剂由类菌孢素氨基酸和波纹巴非蛤小分子肽按照质量比为9∶1的比例组成。
优选的,本发明含有海洋生物防晒剂的防晒霜,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防晒霜主要包含以下组分:海洋生物防晒剂0.4%、油相15-25%、水相60-80%、水相乳化剂2-5%和油相乳化剂2-5%;所述海洋生物防晒剂由类菌孢素氨基酸和波纹巴非蛤小分子肽按照质量比为1∶1的比例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40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