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喷射混凝土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83332.6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0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田;都培阳;范远福;詹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4 | 分类号: | E04G21/04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绍琳;郑园 |
地址: | 450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架 喷浆料 混凝土设备 传送机构 喷射单元 送料单元 送料支架 自动喷射 滑动 喷浆机 货车 搅拌机 拉伸机构 施工成本 施工效率 移动平台 出料口 输送管 潮喷 加剂 下端 斜梁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喷射混凝土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潮喷工艺时工人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下及施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作为移动平台的无箱货车,无箱货车上设置有送料单元和搅拌喷射单元,送料单元包括送料支架,送料支架上设置有上下倾斜滑动的滑动架,滑动架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电动拉伸机构,滑动架上方设置有加剂仓和喷浆料仓,斜梁的下方设置有可上下倾斜滑动的传送机构,所述喷浆料仓下端开设有用于向传送机构输送喷浆料的出料口,搅拌喷射单元包括喷浆机和搅拌机,加剂仓通过输送管与喷浆机相连。本发明结构新颖、移动便捷、实用性强,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喷射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自动喷射混凝土设备。
背景技术
喷射混凝土属于潮喷技术领域,喷射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广泛应用于公路、市政、房建等施工建设中。潮喷工艺在当前施工中仍不可缺少,而现有的潮喷工艺使用简单的喷浆机进行施工,需要使用装载机吊运、转移,人工铲料、喂料,每台喷浆机需要4~5人进行上料,工人劳动强度大、施工成本高、移动困难,施工过程费时费力,严重限制了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喷射混凝土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潮喷工艺时工人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下及施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喷射混凝土设备,包括移动平台、送料单元和搅拌喷射单元,移动平台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送料单元包括设置在安装槽后方且与地面垂直的送料支架,送料支架包括两个左右相对的直角三角形支架,直角三角形支架的斜梁上设置有上下倾斜滑动的滑动架,滑动架的下方设置有与直角三角形支架的顶端相连的第一电动拉伸机构,滑动架上方设置有加剂仓和喷浆料仓,斜梁的下方设置有上下倾斜滑动的传送机构,所述喷浆料仓下端开设有用于向传送机构输送喷浆料的出料口,传送机构上连接有与直角三角形支架相对滑动的第二电动拉伸机构,所述安装槽的上方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搅拌喷射单元包括安装槽内设置的喷浆机,喷浆机与过滤网之间设置有与喷浆机相连通的搅拌机,所述加剂仓通过输送管与喷浆机相连,所述第一电动拉伸机构、第二电动拉伸机构、传送机构、搅拌机和喷浆机由设置在送料支架下方的控制柜进行供电和控制。
所述移动平台为无箱货车,无箱货车的后车厢设置有送料单元和搅拌喷射单元,无箱货车的前桥和后桥之间设置所述安装槽。
所述第一电动拉伸机构包括第一电动液压伸缩缸,第一电动液压伸缩缸的两端通过铰接座分别安装在直角三角形支架的顶端和滑动架上。
所述第一电动拉伸机构包括第一卷扬机,第一卷扬机固定安装在滑动架上,第一卷扬机的钢丝绳挂钩固定设置在直角三角形支架的顶端。
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与直角三角形支架固定连接的传送带支架,传送带支架与三角形支架的斜梁相平行,传送带支架的顶端设置有传动电机,传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传送带主动轮,传送带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传送带从动轮,传送带主动轮和传送带从动轮通过喷浆料传送带传动连接。
所述传送带从动轮通过张紧轴座连接在传送带支架上,张紧轴座包括用于安装传送带从动轮的活动座,活动座的两侧设置有轴孔,轴孔内设置有与传送带支架相连接的调节螺栓,活动座与传送带支架之间的调节螺栓上设置有用于轴向挡止活动座的挡止螺栓。
所述传送带支架为槽型钢,直角三角形支架的竖梁和斜梁上设置有与槽型钢相配合的定滑轮,所述第二电动拉伸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传送带支架上端的第二卷扬机,第二卷扬机的钢丝绳挂钩固定在所述竖梁上。
所述传送带支架的主体为槽型钢,直角三角形支架的竖梁和斜梁上设置有与槽型钢相配合的定滑轮,所述第二电动拉伸机构包括铰接设置在竖梁上的第二电动液压伸缩缸,第二电动液压伸缩缸的伸缩端铰接在槽型钢上。
所述喷浆机为固定安装在安装槽内的无壳无轮喷浆机,喷浆机设置有两个,两个喷浆机在安装槽内左右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33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