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报警效果好的智能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82136.7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6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曾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安县冠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1/068 | 分类号: | G10K1/068;F03B13/00;G08B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汉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99 | 代理人: | 彭益宏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罩 报警效果 敲击机构 智能设备 发电箱 物联网 响铃 动力机构 发电机构 出水管 进水管 铃声 敲击组件 驱动组件 固定杆 固定环 套管 底端 响度 叶片 轴承 多样性 报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报警效果好的智能设备,包括进水管、出水管、保护罩、响铃和发电箱,所述出水管和进水管分别设置在保护罩的底端和顶端,所述响铃设置在保护罩的一侧,所述发电箱设置在保护罩的另一侧,所述保护罩内设有动力机构,所述响铃内设有敲击机构,所述发电箱中设有发电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套管、轴承、固定杆和至少两个叶片,所述敲击机构包括驱动组件、两个敲击组件和两个固定环,该基于物联网的报警效果好的智能设备通过敲击机构使铃声达到一定的响度,避免铃声过小而影响报警效果,不仅如此,还通过发电机构实现报警的多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报警效果好的智能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设备是指任何一种具有计算处理能力的设备、器械或者机器,功能完备的智能设备必须具备灵敏准确的感知功能、正确的思维与判断功能以及行之有效的执行功能,由于其结构复杂,在系统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因此对智能设备的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元器件的可靠性、技术设计、工艺水平和技术管理等共同决定了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指标,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必须掌握产品的失效规律,只有对产品的失效规律进行全面的了解,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智能水力警铃属于智能设备的一种,水力警铃是一种全天候的水压驱动机械式警铃,能在喷淋系统动作时发出持续警报,水力警铃是由水流驱动发出声响的报警装置,通常作为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报警阀配套装置。
现有的水力警铃由于处于潮湿的环境中,易发生生锈现象,导致警报声响度变低,降低了报警的效果,不仅如此,在嘈杂的环境中,警报声可能被周围的声音影响不能使使用者接收到报警信息,导致使用者不能及时做出相应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报警效果好的智能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报警效果好的智能设备,包括进水管、出水管、保护罩、响铃和发电箱,所述出水管和进水管分别设置在保护罩的底端和顶端,所述响铃设置在保护罩的一侧,所述发电箱设置在保护罩的另一侧,所述保护罩内设有动力机构,所述响铃内设有敲击机构,所述发电箱中设有发电机构;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套管、轴承、固定杆和至少两个叶片,所述叶片周向均匀分布在套管的外周,所述叶片的一端与套管固定连接,所述套管套设在轴承上,所述轴承套设在固定杆上,所述保护罩的两侧均套设在轴承上;
所述敲击机构包括驱动组件、两个敲击组件和两个固定环,所述响铃和固定环均套设在固定杆的一端上,所述响铃位于两个固定环之间,所述响铃与固定环贴合,所述响铃的竖向截面形状为U形,所述响铃的U形截面开口朝保护罩方向设置,所述驱动组件和敲击组件均位于响铃的U形开口内;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磁铁、磁性板和光杆,所述电磁铁的一端固定在轴承的外周,所述电磁铁的另一端与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磁性板套设在光杆上,两个敲击组件分别设置在电磁铁的两侧;
所述发电机构包括发电组件和闪烁组件,所述发电组件包括驱动齿轮、从动齿轮、转动轴和发电机,所述发电箱的靠近保护罩的一侧套设在轴承上,所述发电箱的远离保护罩一侧的内壁与固定杆的远离响铃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套设在轴承上,所述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套设在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安装在发电机上,所述发电箱套设在转动轴的另一端上,所述发电机固定在发电箱的内壁上;
所述发电箱中设有PLC和天线,所述天线和电磁铁均与PLC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安县冠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惠安县冠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21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