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触控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80261.4 | 申请日: | 201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1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柯中乔;李红侠;荣誉东;潘佳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杨波 |
地址: | 2153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栅极 驱动 电路 显示 面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栅极驱动电路,栅极驱动单元分别与向上和向下相差2级的栅极驱动单元彼此级联,栅极线与连续m个栅极驱动单元一一相连,再与连续n个栅极驱动单元不连接,并依序向下连接;第4k+1级栅极驱动单元、第4k+2级栅极驱动单元、第4k+3级栅极驱动单元和第4k+4级栅极驱动单元接收第一时钟信号、第二时钟信号、第三时钟信号和第四时钟信号的相应不同组合;在触控时间段,触控扫描电路可以进行触控扫描。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本发明的栅极驱动电路和触控显示面板,消除了与栅极线连接的开关元件(例如薄膜晶体管)的漏电风险,且无需增加额外驱动信号及成本,设计简单,可应用于其他触控电路的栅极驱动电路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触控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目前,较为常见的电容式触控屏通常采用OGS(One Glass Solution,即一体化触控)、On-Cell(外挂式)和In-Cell(内嵌式)三种技术。其中,采用In-Cell技术的电容式触摸屏由于其制作工艺上的优势,相比采用OGS技术和On-Cell技术的电容式触摸屏,具有更加轻薄、透光性更好、结构更加稳定等优点。
在采用In-Cell技术的电容式触控屏中,一般采用液晶面板或OLED显示面板作为显示屏。以液晶面板为例,通常采用阵列基板栅极驱动(Gate Driver On Array,GOA)技术将栅极驱动器制作在阵列基板上,从而实现对栅极线逐行扫描驱动。
在现有的一种采用In-Cell技术的电容式触控屏中,沿着从上到下的顺序将液晶面板上的所有像素单元分为若干像素块。触控屏在显示扫描时间段利用栅极驱动电路对相应的像素块进行驱动完毕后进入触控时间段,这样可提高触控的灵敏度,但是会增加栅极驱动电路失效的风险。这是因为在触控时间段,栅极驱动电路会暂停对栅极线进行扫描驱动,从而增加与栅极线连接的开关元件(例如薄膜晶体管)的漏电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栅极驱动电路,消除与栅极线连接的开关元件(例如薄膜晶体管)的漏电风险。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栅极驱动电路,用于触控显示面板,该触控显示面板具有依次排列的相互平行的N条栅极线,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M级栅极驱动单元,其中N是大于1的整数,M是大于4的整数,且M大于N,所述栅极驱动单元分别与向上和向下相差2级的所述栅极驱动单元彼此级联,每个所述栅极驱动单元包括第一接收端、第二接收端、第三接收端和第四接收端,第4k+1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第4k+2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第4k+3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和第4k+4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分别通过各自的所述第一接收端至所述第四接收端接收第一时钟信号、第二时钟信号、第三时钟信号和第四时钟信号的相应不同组合,其中k是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所述栅极线与连续m个所述栅极驱动单元一一相连,再与连续n个所述栅极驱动单元不连接,并依序向下连接,其中m、n是大于1的整数,且(m+n)M,mN。其中,第1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接收第一起始信号,第2级所述栅极驱动单元接收第二起始信号。其中,在显示时间段,所述第一时钟信号至所述第四时钟信号的周期均相同,第一时钟信号至所述第四时钟信号依次从低电平转为高电平,且所述第一时钟信号至所述第四时钟信号由低电平转为高电平的时间相差为四分之一个周期,从而连接所述栅极线的所述栅极驱动单元依序输出用于显示的栅极驱动信号,在触控时间段,所述第一时钟信号至所述第四时钟信号的其中一个时钟信号维持低电平,并在进入显示时间段时恢复显示时间段时的时钟信号,其余三个时钟信号与显示时间段时的时钟信号不变,从而不连接所述栅极线的所述栅极驱动单元输出与触控时间对应的栅极驱动信号,触控扫描电路进行触控扫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02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面ITO产品的制作方法和双面ITO产品
- 下一篇:触控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