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恶臭气体生物-物化组合处理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80041.1 | 申请日: | 201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53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伟;田洪钰;陈雪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85 | 分类号: | B01D53/8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黄晓军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恶臭 气体 生物 物化 组合 处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恶臭气体生物-物化组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双级生物膜单元、生物活性炭单元、气体排放单元、湿度调控单元和智能控制单元;
所述的双级生物膜单元,在进气单元之后,其中,第一级生物膜单元填充粒径为30~50mm的聚氨酯海绵块填料,填料上接种异养细菌,吸收和生物降解恶臭气体中的易降解污染物,未被吸收和生物降解的恶臭气体,通过布气板均匀布气后进入第二级生物膜单元,第二级生物膜单元填充粒径为80~100mm的聚氨酯海绵块填料,填料上接种真菌和霉菌复合微生物,对第一级生物膜单元未处理部分难降解和疏水性性恶臭气体进行吸收和生物降解;
所述的生物活性炭单元,用于处理所述双级生物膜单元未处理的恶臭气体,生物活性炭单元填充蜂窝活性炭填料,活性炭上挂膜微生物,利用生物活性炭填料的吸附和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将恶臭气体进行去除;填料上挂膜有细菌和真菌复合微生物;系统的生物活性炭单元包括4组蜂窝活性炭组件,块状蜂窝活性炭依次码放在抽拉式填充筐中,每一个装有蜂窝活性炭的抽拉式填充筐即为单独的一个组件;
所述的气体排放单元,用于通过软连接风机和排气管,接收和排放所述生物活性炭单元排出的净化后的达标气体;
所述系统的进气单元中进气口高度高于排水口和水位传感器口,所述进气单元由外到内依次环绕着均匀布设布气孔的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第三进气管、第四进气管,所述进气单元中心布设中心排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级生物膜单元包括:基座、检修人孔、双级生物膜单元壳体、第一级生物膜单元、喷淋头、填料支撑板托架、填料支撑板、布气板、第二级生物膜单元、排气口、排水口、水位传感器、进气单元、第一级生物膜单元检修人孔、喷淋给水支管、第二级生物膜单元检修人孔、管道支座和中心排水管;
所述的排气口位于设备顶部侧面,3个检修人孔分别设在设备底部、第一级生物膜单元的上方和第二级生物膜单元的上方,所述水位传感器口高于排水口,低于进气单元,所述排水口位于设备底部侧面,所述填料支撑板托架位于底部检修人孔的上方,通过粘接工艺固定在双级生物膜单元内部侧壁上,所述布气板放置在填料支撑板上,所述喷淋给水支管分别位于第一级生物膜单元和第二级生物膜单元填料层顶部,所述双级生物膜单元内与湿度调控喷头相连,外与给水管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的第一级生物膜单元中填充的生物填料包括填充粒径为30~50mm的聚氨酯海绵块,海绵块密度为25kg/m3,填充密度为15~20kg/m3,填充高度为1500~2000mm,生物填料层顶部距离喷淋给水支管500mm;
所述系统的第二级生物膜单元填充粒径为80~100mm的聚氨酯海绵块填料,海绵块密度为25kg/m3,填充密度为15~20kg/m3,填充高度为1500~2000mm,生物填料层顶部距离喷淋给水支管5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活性炭单元包括:检修门、生物活性炭单元壳体、进气口、布气板、机脚、蜂窝活性炭组件、排水口及水封、排气口,生物活性炭单元以蜂窝活性炭为填料,细菌包括芽孢杆菌、短杆菌和产碱杆菌,真菌包括青霉、毛霉和地霉;
所述的检修门位于生物活性炭单元壳体上方,与生物活性炭单元壳体之间加密封垫,搭扣紧固,所述进气口位于设备左侧,与管道连接方式为法兰结构,所述排气口位于生物活性炭单元壳体右侧,与管道连接方式为法兰结构,冷凝水排水口及水封位于设备下方,无冷凝水时密封,冷凝水量大时连接排水管,将冷凝水排入储水罐回用所述布气板放置在进气口后端,蜂窝活性炭组件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填充筐筐架为304材质不锈钢,筐体为有孔304材质不锈钢板,每一个装有蜂窝活性炭的抽拉式填充筐即为单独的一个组分,其蜂窝活性炭的更换可根据饱和情况来决定,所述的蜂窝活性炭尺寸大小为100×100×100mm,填充密度为0.50~0.60g/c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大学,未经北京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004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加工用废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除臭微生物填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