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79769.2 | 申请日: | 201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7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游斌;喻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20;F24F13/30;F24F13/24;F24F13/08;F24F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2831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包括:外壳,设有回风口及排风口;蜗壳风道,蜗壳风道包括蜗壳部及蜗舌部,蜗壳部具有抵靠缘,抵靠缘与排风口的内端接触;风轮,为贯流风轮,该风轮位于蜗壳风道内,蜗壳部的型线与抵靠缘具有交点,该型线上从与风轮距离最近的点至交点的线长F1、排风口的孔壁长度F2、风轮的直径D及风轮的轴向长度L满足:1.8≤(F1+F2)/D≤2.5,且3.5≤L/D≤4.6;换热器,与风轮下端点的水平切面相交,换热器具有多根换热管,其中,位于水平切面上侧的换热管的数量少于位于水平切面下侧的换热管的数量。本方案提供的空调设备,可实现蜗壳风道内的气流流线平滑、顺畅,达到降低气流噪音、减小气流损失的目的,兼顾提升产品的降噪效果和能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如窗式空调、移动空调等空调设备中设有室内侧风轮来驱动空气循环,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空调设备在运行时存在室内侧风声不稳、噪音大等问题,导致产品使用体验不佳,且导致空调设备整体能效偏低、能耗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包括:外壳,其上设有回风口及排风口,所述回风口位于所述排风口下侧;蜗壳风道,位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排风口及所述回风口连通,其中,所述蜗壳风道包括蜗壳部及蜗舌部,所述蜗壳部具有抵靠缘,所述抵靠缘与所述排风口的内端接触;风轮,为贯流风轮,所述风轮位于所述蜗壳风道内,所述蜗壳部的内表面与垂直于所述风轮轴线的中截面相交所形成的相交线为所述蜗壳部的型线,所述型线与所述抵靠缘具有交点,所述型线上从与所述风轮距离最近的点至所述交点的线长F1、所述排风口的孔壁长度F2、所述风轮的直径D及所述风轮的轴向长度L满足1.8≤(F1+F2)/D≤2.5,且3.5≤L/D≤4.6;换热器,与所述风轮下端点的水平切面相交,所述换热器具有多根换热管,其中,位于所述水平切面上侧的所述换热管的数量少于位于所述水平切面下侧的所述换热管的数量。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设备,其风轮的长径比满足:3.5≤L/D≤4.6,且其蜗壳部的型线上从与风轮距离最近的点至型线与蜗壳部抵靠缘交点的型线长度F1、排风口的孔壁长度F2和风轮的直径D之间的关系为1.8≤(F1+F2)/D≤2.5,其中,设置换热器上位于水平切面上侧的换热管的数量少于位于水平切面下侧的换热管的数量,这样可以确保蜗壳部上的主要导流部分长度与风轮尺寸协调,并保证风轮对气流的驱动力、气流经过换热器时受到的流阻及蜗壳部上的主要导流部分流阻协调,以确保实现蜗壳风道内的气流流线平滑、顺畅,进而达到降低气流噪音、减小气流损失的目的,兼顾提升产品的降噪效果和能效。
另外,由于贯流风轮对径向尺寸的要求小,不会占据换热器的空间,可利于减少设备室内侧部分的体积,且贯流风轮具有送风均匀和噪音低的优点,可提升产品的出风均匀性和柔和性,同时确保实现蜗壳风道内的气流流线平滑、顺畅,达到降低气流噪音、减小气流损失的目的,兼顾提升产品的降噪效果和能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97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降低的压降的冷却系统
- 下一篇: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