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腔室稀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79751.2 | 申请日: | 201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8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姜海龙;苗新利;方长;郭金龙;吴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8 | 分类号: | G01N1/38;B08B9/08 |
代理公司: | 苏州知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99 | 代理人: | 马刚强;鄂艳涛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液腔 清洗腔体 稀释容器 清洗管 稀释装置 清洗腔 双腔室 驱动设备 体内 注液管 密封圈 可上下移动 密封件磨损 驱动 底部侧壁 过磷酸盐 接触摩擦 一端开口 转动设置 磷酸盐 出液口 加液口 连通孔 稀释腔 伸入 水中 冲洗 转动 对称 浸泡 穿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腔室稀释装置,包括:清洗腔体、稀释容器、清洗管和注液腔;所述清洗腔体的顶部和底部侧壁分别设有加液口、出液口;所述稀释容器转动设置于清洗腔体内,且所述稀释容器上对称设有两个一端开口的稀释腔,所述稀释容器可在驱动设备的驱动下转动;所述注液腔设置于清洗腔体下面,且所述注液腔连接有注液管;所述清洗管穿过注液腔并通过注液腔与清洗腔体之间的连通孔伸入清洗腔体内,且在驱动设备的驱动下可上下移动。本发明提供的双腔室稀释装置,避免清洗腔体内的磷酸盐流入注液腔,同时对清洗管进行了冲洗,清洗管接触过磷酸盐的部分始终浸泡在纯化水中,不会接触摩擦密封圈,有效避免注液管结晶造成密封件磨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中双腔室样本稀释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中,某些项目如CA15-3,β2-MG等,由于样本标记物浓度太高,在样本加入反应杯测定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稀释。稀释时分为三个步骤:1、首先,取样针吸取一定量的稀释液,注入双腔室稀释装置的容器中;2、取样针吸取一定量的样本,注入到上一步已经盛有稀释液容器中;3、取样针吸取混合稀释后的样本,注入反应杯中,开始进行检测测定。每次稀释之前,盛溶液的容器需要首先进行清洗,防止样本被污染,清洗容器时同样分为三步:1、喷强化清洗液,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钠;2、喷清洗液,主要成分为磷酸二氢纳,磷酸氢二纳;3、吹气,将清洗后的容器中残留溶液吹走。由于磷酸盐易结晶,晶体粘在注液管上,注液管往复运动,长期磨损密封圈,导致磷酸盐泄漏,造成相关零件腐蚀,进而导致运动卡滞。因此对如何避免结晶造成的危害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腔室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腔体、稀释容器、清洗管和注液腔;
所述清洗腔体的顶部和底部侧壁分别设有加液口、出液口;
所述稀释容器转动设置于清洗腔体内,且所述稀释容器上对称设有两个一端开口的稀释腔,所述稀释容器可在驱动设备的驱动下转动;
所述注液腔设置于清洗腔体下面,且所述注液腔连接有注液管;
所述清洗管穿过注液腔并通过注液腔与清洗腔体之间的连通孔伸入清洗腔体内,且在驱动设备的驱动下可上下移动。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出液口与清洗腔体内部连通处设有废液收集腔。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稀释容器的两个稀释腔之间设有向外延伸的挡水板。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清洗腔体内的连通孔四周设有凸台。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清洗腔体内的底部为坡面,所述坡面的低端连接废液收集腔。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坡面坡度不低于7°。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出液口与废液收集腔连通处开口直径不小于5mm。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清洗管底端的相对位置处设有用于控制清洗管行程的传感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双腔室稀释装置,在清洗腔体的下面还设有一注液腔,清洗管穿过注液腔再伸入清洗腔体内,在清洗管对稀释腔进行清洗时,通过注液管不断向注液腔内注入纯化水,灌满注液腔,纯化水通过清洗管与连通孔之间的间隙涌入到清洗腔体内,避免清洗腔体内磷酸盐流入注液腔,同时对清洗管进行了冲洗,清洗管接触过磷酸盐的部分始终浸泡在纯化水中,不会接触摩擦密封圈,有效避免注液管结晶造成密封件磨损。同时,涌入清洗腔体内的纯化水对磷酸盐溶液进行了稀释了一倍,大幅延缓了腔体内部结晶。而且,清洗管外壁附着的纯化水还能在清洗管与密封圈接触时起到润滑的作用,进一步避免了密封圈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小装置维护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97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相试样镶嵌方法
- 下一篇:多晶硅检测采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