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级联回归网络的单张图片三维人脸重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79206.3 | 申请日: | 201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9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刚;韩琥;张杰;山世光;陈熙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视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5/20 | 分类号: | G06T15/20;G06T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淀区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级联 回归 网络 单张 图片 三维 重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级联回归网络的单张图片三维人脸重建方法,整体步骤为:一、数据准备:采集三维人脸数据,获取人脸图片的三维人脸形状点云;二、模型设计:构建包含两级多任务卷积神经网络的网络模型,并逐级回归人脸特征,然后提取改进形状特征;三、模型训练:分别对两级多任务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获得多任务级联回归卷积神经网络M;四、模型测试:将图像I输入到多任务级联回归卷积神经网络M中,进行模型测试。本发明采用多任务级联回归卷积神经网络,逐级回归三维人脸形状、人脸特征点以及人脸姿态,同时改进了传统的特征提取方法,通过计算特征点的可见性,消除了二维人脸图片上特征点的混淆性,使得该方法对大姿态更加鲁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人脸重建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级联回归网络的单张图片三维人脸重建方法。
背景技术
三维人脸重建的目标是根据输入的二维人脸图片,重建其相应的三维人脸形状。该技术广泛应用于人脸动画,人脸表情分析以及三维人脸识别等领域。目前关于三维人脸重建的代表方法有:
(1)基于三维人脸模型的单张图片三维人脸重建方法,主要技术手段为:基于二维人脸数据库采用SDM(Supervised Descent Method,监督下降方法)算法训练得到二维人脸特征点参数模型。基于单张正面照的进行人脸重建时,首先使用二维图片特征点参数模型提取人脸特征点;然后,根据三维人脸统计模型,使用学习因子自适应梯度下降法对能量函数进行迭代优化,得到统计模型参数化向量,即得到二维人脸图片对应的三维人脸模型。该方法的缺陷有:在大姿态下一些人脸特征点不可见,影响三维人脸形变模型的参数求解精度;另一方面,该方法仅仅用到了人脸特征点的信息,没有利用整张人脸图片的信息。
(2)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端到端三维人脸重建方法,主要技术手段为:采用3D面部形状子空间模型,并将3D面部作为一组形状和混合形状基线的线性组合,基于VGG网络的脸部模型添加了子卷积神经网络(融合CNN)用于回归表达参数,以及用于身份参数预测和表达参数预测的多任务学习损失函数。该方法一次性直接回归三维人脸统计模型的参数,没有对三维人脸形状进行逐级回归,因此对人脸的细节部分展现的不够完善。
(3)基于立体视觉的三维人脸重建方法,主要技术手段为:使用两台摄像机从两个不同角度同时各拍摄人脸的一幅图像,分别对两台摄像机的内、外参数矩阵进行标定。根据标定数据进行对极线校正和图像变换,然后利用Harris角点检测算子提取人脸特征点,并利用局部模板窗口方法以及极线约束进行初始匹配。从初始匹配集合出发,利用种子点增长算法得到稀疏匹配集合,利用稀疏匹配集合作为引导点,执行动态规划算法完成稠密匹配。根据标定数据和匹配关系计算人脸上实际物点的三维坐标,从而重建出人脸的三维人脸形状点云。该方法没有对人脸特征点的三维坐标做进一步回归,所以鲁棒性较差。
基于现有的三维人脸重建方法仍然存在上述的各种问题,开发一种对大姿态更加鲁棒、可重构人脸细节的新方法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级联回归网络的单张图片三维人脸重建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级联回归网络的单张图片三维人脸重建方法,整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数据准备:
a、用3D扫描仪采集三维人脸数据,包括每个视角的二维人脸图片、每个视角的人脸姿态、三维人脸形状点云、68个特征点标注以及三维人脸形状点云的三角关系;
b、将采集得到的人脸图片做人脸检测,裁剪人脸图片,同时根据人脸姿态对三维人脸形状点云做处理,得到对应于裁剪后人脸图片的三维人脸形状点云;
步骤二、模型设计:
a、构建包含两级多任务卷积神经网络(即第一级网络和第二级网络)的网络模型,并逐级回归三维人脸形状、人脸特征点的三维坐标以及人脸姿态的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视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科视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92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