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延长渔用液态植物乳酸杆菌产品保质期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79097.5 | 申请日: | 201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29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黎建斌;李大列;黄黎明;杨学明;吕敏;陈福艳;罗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04;C12R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53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延长 液态 植物 乳酸 杆菌 产品 保质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延长渔用液态植物乳酸杆菌产品保质期的方法,涉及渔用微生物制剂技术领域。本发明在渔用植物乳酸杆菌菌液中添加维生素C,得到含有0.25~1.0g/L维生素C的菌液;用磷酸盐缓冲液调节所得菌液的pH值为4.5~7.0。将调整好的植物乳酸杆菌密封包装,室温保存即可。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容易实施,保存条件要求简单,能够延长渔用液态植物乳酸杆菌产品保质期、保证菌体浓度,保存6个月后菌液细胞的存活率达89.36%,保存12个月后菌液细胞的存活率达80.85%,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应用的渔用液态植物乳酸杆菌产品保存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渔用微生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延长渔用液态植物乳酸杆菌产品保质期的方法。
背景技术
乳酸菌(lactic acidbacteria,LAB)是一类能利用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通称。这类细菌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由于抗生素、激素类药物在水产上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农药残留问题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水产养殖领域,人们越来越提倡生态养殖技术。美国在FDA(1989)规定的40多种饲用微生物中有近30种是乳酸菌。我国农业部在1994年批准使用的微生物品种有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乳链球菌等,其中大部分为乳酸菌。
植物乳酸杆菌是乳酸菌的一种,菌种为直或弯的杆状,单个、有时成对或成短链状,属于同型发酵乳酸菌。此菌与其他乳酸菌的区别在于此菌的活菌数比较高,能大量的产酸,使水中的pH值稳定不升高,而且其产出的酸性物质能降解重金属。由于此菌是厌氧细菌(兼性好氧),在繁殖过程中能产出特有的乳酸杆菌素,乳酸杆菌素是一种生物型的防腐剂。在鱼类养殖中后期,由于动物的粪便和残饵料增加,会下沉到池塘的底部腐烂,滋生很多病菌,生成大量的氨氮和亚硝酸盐,使底部偷死现象严重。如果长期使用植物乳酸杆菌,就能很好的抑制底部粪便和残饵料的腐烂,也就降低了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增加,大量减少了化工降解素的用量,使养殖成本降低。它为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条高效、无公害、无污染的新途径。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渔用植物乳酸杆菌多为液态产品,由于在保存过程中,植物乳酸杆菌仍能继续生长,产生大量乳酸,使培养基的pH值下降而不利于其生长,最终导致菌体死亡,导致进入市场的产品中活菌含量很低,这严重影响了渔用液态植物乳酸杆菌产品的保质期与应用效果。因此,如何延长渔用液态植物乳酸杆菌产品保质期,已成为商业中的重点研究课题。
目前,渔用植物乳酸杆菌的保存方法研究仅局限于菌种的保存,如传代法、干燥法、冷冻法以及冷冻干燥法。保存安全性最高且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之一是真空冷冻干燥保存法。但上述方法均不适用于商业化渔用液态植物乳酸杆菌产品保存。
为推广应用渔用植物乳酸杆菌,专家学者们对固定化技术研究的较多,固定化技术虽然解决了包装容器大运输不便等缺点,但固定方法繁琐、对仪器、设备的要求高、细胞活力弱、易受污染,产品价格昂贵,使用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延长渔用液态植物乳酸杆菌产品保质期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大大提高渔用液态植物乳酸杆菌产品中植物乳酸杆菌的存活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延长渔用液态植物乳酸杆菌产品保质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渔用植物乳酸杆菌菌液中添加维生素C,得到含有0.25~1.0g/L维生素C的菌液;
(2)用磷酸盐缓冲液调节步骤(1)所得菌液的pH值为4.5~7.0。
优选的,所述磷酸盐缓冲液为磷酸钾缓冲液。
更优选的,所述磷酸钾缓冲液的质量分数为1~2%。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菌液密封包装,自然条件下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90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