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土路基变形远程综合监测系统及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79040.5 | 申请日: | 201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5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许乐;王江江;蔡锴弘;周慧鹏;张华宾;娄培杰;马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G01B21/02;G01B21/32;G01N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土路基 综合监测系统 变形 移动端 服务器 数据采集系统 无线传输系统 传感器系统 应用程序 综合系统 数据信号传递 路段 储存数据 传统检测 存储数据 地质条件 分析数据 交通影响 生命安全 实时检测 空白期 沉降 登陆 采集 查询 行驶 检测 交通 | ||
一种软土路基变形远程综合监测系统及安装方法,软土路基沉降远程综合系统,由传感器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无线传输系统、服务器、PC端应用程序和移动端APP构成,对于地质条件较差的路段的多种信息能够通过传感器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存储数据,经过无线传输系统将数据信号传递到服务器,服务器储存数据、分析数据、发送数据,PC端应用程序和移动端APP是专为本软土路基变形远程综合监测系统所设计的,用户可登陆本综合系统提供的PC端程序或移动端APP查询即将行驶的路段的安全性;本系统能够对软土路基变形情况进行实时检测,消除传统检测的空白期,且检测速度快,对交通影响小,不会造成较大的交通困难,能够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土路基变形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软土路基变形远程综合监测系统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21世纪的到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基础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车辆奔驰在祖国大地的每一条道路上。随之而来的,道路安全的保障变得尤为重要,我国幅员辽阔,地势多变,在修建公路的过程中往往无法避免的遇到多山、多地层地形,在这些地基上进行道路建设带有极大的危险性,一旦遭遇较大的雨水冲刷,道路地基的渗水量极有达到一个危险的数值,导致路基的承载力直线下滑,无法继续提供原定应有的承载力,进而导致了道路的坍落及滑坡的事故,在损害人民生命安全及财产的同时,故障的道路的维修清障碍也对我国建设产生了较大的不良影响。而传统的检测方式即由检测人员驱车前往范围较大的危险区域进行众多危险点的逐个排查。此种检测方式效率低下的同时,检测期间道路极有可能进行封闭的处理,更会对检测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一种软土路基变形远程综合监测系统及安装方法,软土路基沉降远程综合监测系统,由传感器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无线传输系统、服务器、PC端应用程序和移动端APP构成,对于地质条件较差的路段的多种信息能够通过传感器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存储数据,经过无线传输系统将数据信号传递到服务器的数据管理分析系统。
传感器系统包括单点沉降计、土壤湿度计和测斜仪,分别监测软土地基总沉降和分层沉降量、土壤含水率、侧向位移,下面为传感器系统的安装步骤:
(1)埋设线槽:
在软土地基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公路两侧5米范围内找到合适的用于安装单点沉降计、土壤湿度计和测斜仪等传感器的点,找到之后分别在各个点做上不同的标签,两个点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米,将各点连线做上标记,做好标记后开始沿着各点的连线开挖线槽沟,线槽沟深300mm、宽100mm的,开挖好线槽沟之后沿着沟铺好线槽;
(2)安装单点沉降计:
①钻孔:在所找好的安设点钻孔,孔径大小以90mm-110mm为宜,并测量钻孔是否垂直;钻孔深度穿过软土层、大于地基压缩层,直至基岩且应入岩500mm,钻孔采用直径为110mm的PVC套管10进行护壁;PVC套管埋入深度应大于缩孔或塌孔部位深度;
②探孔:首先用等径接头连接好锚头与测杆,将接好锚头的测杆缓慢放入已钻好的钻孔内(锚头朝下,测杆朝上);待测杆顶部离孔口高约200mm时停住,且用等径接头加长测杆,再往下放置,直至锚头下放到孔底;根据下放至孔内测杆长度确定孔的实际深度;在进行探孔时要保证孔底无沉碴、淤泥等,保证单点沉降计的锚头与基岩直接接触;
③安装:为了更好的保护单点沉降计主体,要求法兰沉降盘应安装与地基基础面以下10-20cm,因此在探孔、确定好孔深后,所需测杆总长应采用不同长度的测杆来配置;其所需测杆总长=实际孔深-1.4m(沉降计主体拉伸总长)-(0.1-0.2)m;在确定好所需测杆后,将锚头、测杆与沉降主体连接好、安装至孔内且锚头至基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90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埋式回填造地沉降观测设备及沉降观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分层沉降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