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曼光谱中用纳米银溶胶淬灭荧光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78675.3 | 申请日: | 201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8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梁庆优;黄思静;宋国胜;杨贤锋;崔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啸秋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 纳米银溶胶 待测样品 拉曼光谱 淬灭 分析检测技术 拉曼光谱检测 粉末状物质 拉曼光谱仪 反射光路 快速检测 滴加 谱峰 | ||
本发明属于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拉曼光谱中用纳米银溶胶淬灭荧光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将纳米银溶胶滴加于待测样品表面或与待测样品混合,然后将样品置于拉曼光谱仪的反射光路中进行拉曼光谱检测。本发明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荧光的干扰,对于较强荧光的物质可以得到较好的谱图,尤适用于粉末状物质。本发明的方法简便、有效,适用于快速检测。由于采用本方法时谱峰没有增强,因此通常可以与正常拉曼实验的结果进行比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曼光谱中用纳米银溶胶淬灭荧光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印度物理学家拉曼(C.V.Raman)等人于1928年发现了一种新的可见光的散射现象,发生这种散射时散射光的频率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拉曼散射。拉曼散射是由物质的光学声子等声子产生的。由于发现了拉曼效应和拉曼散射,拉曼于1930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拉曼现象是一种光的非弹性散射现象,这个过程中光子和声子发生了能量的交换,可用拉曼的“虚能级”来解释。进行常规拉曼实验时,入射光的能量比较低,发生的散射称为正常拉曼散射,是一种线性现象;通常收集频率降低的光子的信号——这称作斯托克斯线,因为这时斯托克斯线强于反斯托克斯线。
拉曼光谱的应用范围很广泛,在新材料、新能源、催化过程、生物医学、物理学、地质、考古、司法等学科领域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如石墨烯、氮化碳、催化剂、壳聚糖、稀土矿物、壁画等研究领域都采用拉曼光谱作为重要的表征手段。拉曼光谱有力地促进了这些领域的发展。
但是拉曼光谱经常会受到荧光的干扰,这是困扰拉曼光谱研究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分子荧光是分子中的外层电子吸收光子跃迁至第一电子激发态,并再发射光子的过程,荧光的波长大于入射光的波长且比拉曼散射光的强度高几个数量级。当拉曼散射的虚能级与电子的真实能级接近时,荧光的波数就会与拉曼散射光的波数接近,从而对拉曼光谱的检测造成很大干扰。当荧光干扰比较强烈时,可使分析无法进行。而很多被研究的物质都会发生荧光干扰现象,因此克服荧光干扰非常重要。目前采用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变更激发波长、缩短采集时间、改小狭缝、光漂白,以及加入淬灭剂等。但荧光干扰比较强烈时,必须采用加入淬灭剂的方法。然而有些时候,加入淬灭剂的方法并不可行(比如对于块状样品),因此必须采用其它方法克服荧光的干扰。
纳米银是最常用的表面增强基底,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的实验中有广泛应用,但人们往往只关注的是其增强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曼光谱中用纳米银溶胶淬灭荧光的方法。该方法只利用其淬灭荧光的性质,显示了纳米银溶胶有更广泛的用途。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拉曼光谱中用纳米银溶胶淬灭荧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纳米银溶胶滴加于待测样品表面或与待测样品混合,然后将样品置于拉曼光谱仪的反射光路中进行拉曼光谱检测。
优选地,所述纳米银溶胶的平均粒径为50nm。纳米银溶胶可通过柠檬酸钠还原硝酸银的方法制备。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将AgNO3溶液加热至沸腾,然后加入柠檬酸钠溶液,搅拌反应后自然冷却,得到黄绿色纳米银溶胶。
优选地,所述待测样品为块状样品,或平铺于载玻片上的粉末状样品。
优选地,所述拉曼光谱检测的激发波长为532nm、633nm或者785nm。
本方法的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86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