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78386.3 | 申请日: | 201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00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喜娜;郑铮;谢柳;肖凌峰;张文;刘涛;王德坚;黎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11/30 | 分类号: | H01G11/30;H01G11/26;H01G11/86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006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级 电容器 电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包括:以泡沫镍为衬底,阳极氧化生成的Ni层状双氢氧化物和原位负载的Ni3S2纳米颗粒复合而成。其优点是:利用水热+阳极氧化法在泡沫镍基底上制备复合结构,且在水热法过程中,提供钼源,使水热过程中形成Ni掺杂的MoS2空芯球(此时合成非晶NiMoS颗粒),球上负载Ni3S2颗粒,此时MoS2空芯球起模板作用,当在后续阳极氧化处理过程中,Mo溶解,Ni充分氧化形成Ni(OH)2,最终与负载的Ni3S2颗粒形成复合结构,并将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本发明制备成本低,可重复性好,结构可控,有利于批量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级电容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对能源的强烈需求,能源的生产、转换和存储已成为当今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当前社会能源仍然高度依赖于化石燃料,尽管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的开发和利用有所增加,但这些能源的获取成本依然十分高昂,为了缓冲大规模的能源供给和需求,人们迫切需要开发一种高效的能量存储与转换器件,来满足各类应用需求,例如电动汽车以及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小型移动设备。作为一种快速储能器件,超级电容器不仅兼具传统电容器和二次电池的特性,与传统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相比还具有更高的比能量和比功率,因而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储能方法,对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也就非常重要。
近年来,过渡金属硫化物(如NiS、MoS2、CoS等)因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高的导电性、热稳定性,以及可快速循环的的氧化还原反应,使得它们作为优异的赝电容活性材料从其他材料中脱颖而出。其中,硫化镍以其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电子传导率高及容易制备等优点,受到广大研究者的青睐,被广泛应用于能量转换与存储领域。通过构筑不同的结构包括纳米颗粒、一维纳米晶、花瓣层状等,硫化镍显示出优异的电容特性。例如,Pang[1]等人采用微波辅助法合成NiS2纳米方块和纳米球材料,利用压片法将活性物质包覆在泡沫镍表面,在1.25A/g时比电容为695F/g;Yang[2]等釆用热液法合成的NiS花瓣结构电极材料,同样利用压片法将活性材料负载在泡沫镍表面,在2A/g下的比电容为857F/g。鉴于中空壳层结构具有丰富的氧化还原反应位点、有利的电解质离子扩散路径及较强的结构稳定性,Zhu[3]等利用SiO2纳米球为硬模板制备出了高性能的NiS中空单壳纳米球,与碳黑、聚偏二氟乙烯混合后利用压片法将材料负载在泡沫镍表面,在4.08A/g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达927F/g,循环2000次之后电容保持率仍有74%;Yu[4]等制备的NiS多壳层结构在高电流密度20A/g下的比电容为472F/g,是其在1A/g电流密度下比电容的71%,30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93%。
与此同时,作为一种常用的电容器电极材料,Ni(OH)2由于具有导电性高、比表面积大、制备简单等优点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例如,Peipei Shi[5]等人在碳纤维上直接负载含尺寸约34nm的Ni(OH)2纳米片墨水,在0.4A/cm3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达到36.3F/cm3,在5000次循环后比电容保持率为96%,表现出了较高的比电容以及良好的稳定性。结合NiS纳米颗粒的优异特性,若将尺寸较小的NiS颗粒负载在Ni(OH)2纳米片上,将不仅有助于提高电极的比表面积和导电性,而且不需引入额外的导电粘合剂就能保持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因而有利于功率密度。然而,目前关于Ni3S2与Ni(OH)2复合的电极材料还鲜有报道。
因此如何制备一种结构独特,以提高电机材料导电性、比表面积大、比容量大,且成本低的材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学,未经湖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83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