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置螺旋管的卧式纯铜储液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78004.7 | 申请日: | 201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7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丁煜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泰隆制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孙茂义 |
地址: | 215155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液器 进气口 螺旋管 出气口 下管体 纯铜 罐体 内置 气液分离效果 出气管 进气管 下端 体内 可拆卸连接 出气口处 分离效率 开口朝上 制作方便 顶壁 制作 出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螺旋管的卧式纯铜储液器,包括储液器罐体、进气口、出气口、进气管以及出气管,所述进气口以及出气口分别设置于储液器罐体的前后部上侧,两者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处分别连接进气管以及出气管,所述进气口下端连接内置于储液器罐体内的第一下管体,下管体的出口可拆卸连接有一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置于储液器罐体的顶壁,所述出气口的下端设置有内置于储液器罐体内的第二下管体。所述内置螺旋管的卧式纯铜储液器气液分离效果好,且整体结构简单,安装制作方便,制作成本低廉,有效提高气液分离效果和分离效率,实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置螺旋管的卧式纯铜储液器,涉及空调零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储液器是压缩机的重要部件, 起到贮藏、气液分离、过滤、消音和制冷剂缓冲的作用,而目前很多的储液器的气液分离效果并不好,且分离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简单方便且能有效提高气液分离效果的内置螺旋管的卧式纯铜储液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内置螺旋管的卧式纯铜储液器,包括储液器罐体、进气口、出气口、进气管以及出气管,所述进气口以及出气口分别设置于储液器罐体的前后部上侧,两者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处分别连接进气管以及出气管,所述进气口下端连接内置于储液器罐体内的第一下管体,第一下管体的出口可拆卸连接有一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置于储液器罐体的顶壁,所述出气口的下端设置有内置于储液器罐体内的第二下管体。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下管体以及第二下管体内均设有单向阀。
作为优选,所述储液器罐体的下部设有出液口。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下管体的罐体下端设置为喇叭状管体。
作为优选,所述所述喇叭状管体的下部管口设置有过滤网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网组件设置为过滤网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是:所述内置螺旋管的卧式纯铜储液器气液分离效果好,且整体结构简单,安装制作方便,制作成本低廉,有效提高气液分离效果和分离效率,因而实用性高,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内置螺旋管的卧式纯铜储液器,包括储液器罐体1、进气口2、出气口3、进气管4以及出气管5,所述进气口2以及出气口3分别设置于储液器罐体1的前后部上侧,两者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处分别连接进气管以及出气管,所述进气口下端连接内置于储液器罐体内的第一下管体6,第一下管体6的出口可拆卸连接有一螺旋管7,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置于储液器罐体的顶壁且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出气口的下端设置有内置于储液器罐体内的第二下管体8,且所述储液器罐体的下部设有出液口12,气体自进气管进入储液器管体并通过第一下管体以及螺旋管,继而有效使得液态冷媒通过螺旋管落入储液器管体内,提高气液分离效率和分离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为避免气体逆流进入外部管道,所述第一下管体以及第二下管体内均设有单向阀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泰隆制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泰隆制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80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太阳能制冷的保温箱
- 下一篇:一种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干燥过滤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