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纳米团簇组装体、靶标标记自组装材料和肿瘤药物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75573.6 | 申请日: | 2018-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1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崔大祥;夏芳芳;侯文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1/00 | 分类号: | A61K41/00;A61K47/02;A61K49/00;A61K47/42;A61K47/46;A61K35/17;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刘燕武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组装 靶标 标记 材料 肿瘤 药物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纳米团簇组装体、靶标标记自组装材料和肿瘤药物,所述的金纳米团簇组装体由金纳米团簇和二氢卟吩e6组装结合形成GNCs‑Ce6NPs,金纳米团簇组装体与CD3‑Ab结合后形成靶标标记自组装材料,当靶标标记自组装材料进入CIK细胞后即可组成肿瘤药物并用于肿瘤的成像治疗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制备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操作,且不用任何表面活性剂,生物相容性好,最后制得的肿瘤药物成像效果明显且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因此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细胞治疗、肿瘤治疗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金纳米团簇组装体、靶标标记自组装材料和肿瘤成像治疗药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的癌症治疗手段通常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但它们仍然面临着长期的挑战,因为它们不足以彻底根除癌细胞,尤其是对晚期癌症患者。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以提高成像和治疗药物的靶向特异性。光动力疗法(PDT)对治疗各种癌症有很大的希望,因为它在本质上是非侵入性的,并且已经被批准用于临床使用。PDT利用光敏剂(PS)和光与氧结合,产生细胞毒素单线态氧(1O2),通过坏死或凋亡诱导癌细胞死亡。光动力试剂在没有激光照射的情况下,有微弱的荧光和光毒性,但在接收适当波长的激光照射,它的荧光会变强,且产生光毒性。因此,在非特异性组织中,光敏剂的积累显示的系统毒性很小。此外,许多光敏剂能够发射近红外荧光,这种特性有助于检测光敏剂的位置。因此,PDT试剂可通过成像介导治疗。
尽管该技术具有优势,但PDT具有严重的局限性,包括水溶解度低、非特异性分布以及低生物可利用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新的策略,把PS靶向递送到肿瘤部位,以提高肿瘤治疗的效率。金纳米团簇(GNCs)的独特物理化学特性,如超小尺寸、良好的光物理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使它们成为生物传感、药物输送和成像的理想平台。最近,GNCs被作为自我组装的基石,因为自组装的纳米粒子被认为是一种为临床应用提供药物的有效策略。不同的药剂被用来将GNCs与大的组件连接起来,例如Gd2+离子、Gd3+离子、Zn2+离子、Cu2+离子和阳离子聚合物。开发组装GNCs的新方法对改进它们的生物应用具有极大的必要。作为一种PDT试剂,二氢卟吩e6(Ce6)用于GNCs自组装中未见报道。因此,将Ce6整合到纳米粒子的递送系统中,可能会扩大GNCs的治疗应用。
目前,肿瘤细胞(包括间质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和免疫细胞)已经引起了纳米医学领域的极大兴趣。具体来说,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治疗(ACT)已经成为引发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最有效方法之一。CIK细胞是自然杀伤细胞(NK)的一种,具有非MHC限制的细胞毒性,它们可以很容易地在体外扩展,并且显示出比淋巴细胞激活杀伤(LAK)细胞更强的细胞增殖率。更重要的是,CIK细胞具有较低的抗宿主病(GVHD)风险。它们已被应用于实体瘤和血液瘤的治疗,并表现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以前的研究表明,CIK细胞主要通过对NKG2D(NKGroup 2,成员D)和穿孔素介导的途径对恶性肿瘤细胞进行抗肿瘤活动。NKG2D属于II型c型凝集素家族,通过与它所表达的配体的相互作用,在发现和消灭肿瘤细胞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使用CIK细胞的临床试验证明了CIK细胞不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抑制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金纳米团簇组装体、靶标标记自组装材料和肿瘤药物。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金纳米团簇组装体,由金纳米团簇和二氢卟吩e6(即Ce6)组装结合形成GNCs-Ce6NP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55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