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副励磁机故障监测方法以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75312.4 | 申请日: | 2018-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49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黄超;冯伟岗;木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4 | 分类号: | G01R31/3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215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励磁机 故障 监测 方法 以及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副励磁机故障监测方法以及系统,方法包括:实时检测副励磁机端的相电压;如果检测到的相电压中的所有的正序电压均减小到第一门槛值,且同时出现负序电压,则判断出现匝间短路故障并进行报警;如果相电压包括三相且三相电压同时降低到第二门槛值,或者相电压包括两相且两相电压出现负序电压,则判断出现相间短路故障并进行报警;如果出现零序电压,则判断出现接地短路故障并进行报警。本发明可以在电机运行过程中进行不间断实时监测,从而判断单机的运行状态及故障部位和原因,当永磁副励磁机发生严重故障之前可以准确报警,以便采取应急解决措施,避免烧毁副励磁机的严重故障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副励磁机故障监测方法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发电机励磁系统中采用三机无刷励磁系统较多,其中的副励磁机的故障监测对于三机无刷励磁系统乃至发电机正常并网发电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电机出现故障,一般采用定期检查,即对电机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定子和转子绕组阻值、电感等做较为全面的检查。但是定期检查对于一些比较隐蔽的内部故障难以检测,检测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副励磁机故障监测方法以及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副励磁机故障监测方法,包括:
通过三个单相电压互感器实时检测副励磁机端的相电压;其中,三个单相电压互感器的一次绕组的第一端共接后通过并联的电阻、电容接地,三个单相电压互感器的一次绕组的第二端分别一一对应的与副励磁机机端的三相连接;三个单相电压互感器的一组二次绕组的第一端共接后接地、第二端分别一一对应的输出所述相电压;
如果检测到的相电压中的所有的正序电压均减小到第一门槛值,且同时出现负序电压,则判断出现匝间短路故障并进行报警。
在本发明所述的副励磁机故障监测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相电压包括三相且三相电压同时降低到第二门槛值,或者相电压包括两相且两相电压出现负序电压,则判断出现相间短路故障并进行报警,其中,所述第二门槛值大于所述第一门槛值。
在本发明所述的副励磁机故障监测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三个单相电压互感器实时检测副励磁机端是否出现零序电压,如果出现零序电压,则判断出现接地短路故障并进行报警;其中,三个单相电压互感器的另一组二次绕组串接后的首尾两端输出所述零序电压。
在本发明所述的副励磁机故障监测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实时检测副励磁机端的相电流;
如果相电压之间的差值超过第三门槛值,则判断定子电压不平衡并进行报警;
如果相电流出现负序电流或零序电流,且负序电流或零序电流超过第四门槛值,则判断定子电流不平衡并进行报警。
如果任意两相电压的相位差超出预设相位差达到预设时间,则判断定子电压相位不平衡并进行报警;
如果相电流超过副励磁机正常运行时的定子最大电流允许值,则进行报警。
在本发明所述的副励磁机故障监测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相电压的变化量超过预设变化量达到预设时间,则进行预警提示。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副励磁机故障监测系统,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实时检测副励磁机端的相电压,包括三个单相电压互感器,三个单相电压互感器的一次绕组的第一端共接后通过并联的电阻、电容接地,三个单相电压互感器的一次绕组的第二端分别一一对应的与副励磁机机端的三相连接;三个单相电压互感器的一组二次绕组的第一端共接后接地、第二端分别一一对应的输出所述相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53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