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背场板结构的HEM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74890.6 | 申请日: | 2018-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1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强;陈丁波;刘智崑;万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778 | 分类号: | H01L29/778;H01L21/335;H01L29/4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文姬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场 板结构 硅衬底 下表面 衬底 制备 场强 氮化镓基器件 钝化保护层 凹槽开口 高可靠性 击穿电压 散热性能 直角梯形 重要意义 漏电极 源电极 栅电极 击穿 隔离 | ||
1.具有背场板结构的HEMT器件,其特征在于,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硅衬底、GaN外延层、AlGaN势垒层、Si3N4钝化保护层;栅电极、源电极和漏电极设于AlGaN势垒层之上;所述硅衬底设有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开口向下,凹槽的顶部为GaN外延层的下表面;背场板结构设于硅衬底的部分下表面、凹槽的斜面、凹槽的部分顶部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背场板结构的HEM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场板结构与GaN外延层的接触线宽为5~1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背场板结构的HEM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顶部未被背场板结构覆盖部分的横向宽度为5~1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背场板结构的HEM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场板结构为电子束蒸发沉积的得到金属薄膜,厚度为50nm~2μm。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背场板结构的HEMT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HEMT器件利用双面对准光刻技术,在Si衬底背面栅极下方制备刻蚀窗口区域,窗口区域源漏方向上的线宽为5~10μm;
(2)利用深硅刻蚀的方法,将窗口区域刻蚀至GaN外延层,刻蚀期间,经历两次再光刻过程,每次均将窗口向源极方向扩大10~50μm,最终得到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凹槽;
(3)利用双面对准光刻技术,在刻蚀有凹槽的硅衬底底面制备背场板金属沉积窗口;
(4)在硅衬底的部分下表面、凹槽的斜面、凹槽的部分顶部表面沉积Ti/Au金属,形成背场板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背场板结构的HEMT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i衬底的厚度为300~1000u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背场板结构的HEMT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沉积为采用电子束蒸发的方式沉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489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