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线校准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74241.6 | 申请日: | 2018-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0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姜成玉;刘重军;刁穗东;付杰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413 | 分类号: | H04B7/0413;H04B7/0456;H04B17/11;H04B17/21;H04L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校准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天线校准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基站获取所述基站的参考天线的耦合器传回的第一下行校准信号;所述基站通过所述耦合器从所述参考天线的上行参考通道获取第一上行校准信号;所述基站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下行校准信号和所述第一上行校准信号的比值,确定所述参考天线的校准系数;所述基站通过待校准天线获取第二下行校准信号;所述基站获取所述待校准天线发送的第二上行校准信号;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下行校准信号与所述第二上行校准信号的比值,以及所述参考天线的校准系数,确定所述待校准天线的校准系数;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待校准天线的校准系数,对所述待校准天线上行信道或下行信道的射频响应进行补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线校准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采用多天线发送和多天线接收的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系统(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传输技术是利用空间维度资源、提高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的主流技术之一。
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系统中,例如,分布式基站,时分双工将成为主要的通信方式。基站端可以利用信道互易性进行下行联合预编码的设计,根据估计得到的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来估计下行信道的射频响应。
然而,在实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系统中,完整的通信信道不仅包括空中的无线信道,还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射频电路,空中信道发送与接收满足互易性,而接收射频通道的响应会随时间变化,放大器等器件的增益、相位等参数会随着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导致在多通道收发中,各射频通道的响应不同,而这种通道之间的差异性,将导致系统性能的恶化。比如若原本待发射各通道数据相互正交,由于各射频通道间的差异性,经过多通道接收端后,各路数据不再正交,将会对数据后处理、信道估计等造成影响。
因此,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系统中,需要对基站端的射频响应进行补偿,以使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系统中的发送信道与接收信道满足互易性。但是,现有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系统校准技术采用估计算法计算校准系数,存在计算精度不足的问题,并且采用估计算法计算复杂度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校准的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估计算法计算校准系数校准精度低、复杂度高的问题,提高了天线校准精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校准的方法,包括:
基站获取所述基站的参考天线的耦合器传回的第一下行校准信号;所述第一下行校准信号为所述耦合器从所述参考天线的下行参考通道中获取的;
所述基站通过所述耦合器从所述参考天线的上行参考通道获取第一上行校准信号;
所述基站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下行校准信号和所述第一上行校准信号的比值,确定所述参考天线的校准系数;
所述基站通过待校准天线获取第二下行校准信号;所述第二下行校准信号为所述待校准天线在所述待校准天线的下行待校准通道中接收的所述参考天线发送的校准信号z的响应信号;
所述基站获取所述待校准天线发送的第二上行校准信号;所述第二上行校准信号为所述基站的参考天线获取的所述待校准天线在所述待校准天线的上行通道中发送的校准信号z的响应信号;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下行校准信号与所述第二上行校准信号的比值,以及与所述参考天线的校准系数的乘积,确定所述待校准天线的校准系数;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待校准天线的校准系数,对所述待校准天线上下行信道的射频响应进行补偿。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参考天线的校准系数满足以下公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42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